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
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
阁下其亦怜察之。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示自谦):天池的边上,大江的水边,传说:有怪物存在,大概不是平常鱼类水兽等动物可以比得上的。它得了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很容易。如果得不到水,也就是寻常所见的那种形状,不用广阔险峻的高山土丘就能把它困住。然而它在没有水的时候,不能自己造出水来。它们十次有八九次被獱獭(一般的水兽)之流嘲笑。如果碰到有力量的人,可怜它们的窘境而把它们运输转移(到有水的地方),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种怪物,报负和一般东西不同,它会说:“就算烂死在沙泥里,我也高兴。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是我的志向。”因此有能力帮它的人遇到他们,熟视无睹,就像没看见一般。他的死活,我们也无从知道了。
如今又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走到它的面前,姑且试着抬头鸣叫一声(因为有能力的人已经对他们习惯而视而不见了),哪里知道有能力的人不可怜它的窘境,而忘记了举手之劳,把它转移到水里边?别人可怜它,是它的命。别人不可怜它,也是它的命。知道生死有命还鸣号求助的,也是它的命。我(韩愈)如今确实有点类似于它,所以不顾自己的浅陋,而写下这些话,希望阁下您垂怜并理解我!
注释
(1)本文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
(2)濆(fén):水边。
(3)常鳞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释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4)品汇匹俦:指同一类东西。
(5)獱(biān)獭:水獭,半水栖动物。
(6)於(yú):多作为介词,是古汉语中用的很多的虚词,“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7)庸讵:通假字通“岂,怎么,何以”。
(8)忘:通假字通“无,没有”。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古诗简析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古诗》作于贞元九年(公元793)。韩愈,进士出身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信。目的是希望别人能帮他做些宣传,扩大自己的声誉。文章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处境、心理状态、要求和对方的身份作用具体而细微地表达出来。全文气势充沛,富于变化;分寸掌握得好。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古诗创作背景
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故名“《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古诗”。
《应科目时与人书》韩愈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月日,韩愈再拜:天地之滨,长江之畔,有怪物存在,是不是经常鳞所有介的品匹俦的。
他们得到水,变化风雨,上下在天不难了。
如果得不到水,这是寻常尺寸之间罢了,没有高山大陵空旷道路险峻的关阻隔的原因,然而他彻底干涸,不能亲自前来吗水,为獱獭笑的人,大概十八九岁了。
和有能力的人,可怜那穷而运转的,这是一举手一投足的辛苦了。
但这东西,背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并且说:“烂死在沙泥,我宁快乐的;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这不是我的意思。
”因此有能力的人的待遇,仔细看了看他像看不见的。
他的死活,就不知道了。
现在又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在他面前了,姑且试着抬头鸣叫一声啊,你怎么知道有能力的人不为他穷而忘记一举手,一个下脚的疲劳,而转的清波吗?他悲哀的,命令了;他没有悲哀的,命令了;知道他在命令,而且鸣号求助的,也命令了。
好现在的,其实类似于这,因此忘记自己的浅陋,而有这样说了。
阁下您也很清楚的。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韩愈,唐人。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
出自《水浒传·第二十四回》[唐代] 韩愈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唐代] 韩愈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
出自《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唐代] 韩愈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出自《》[唐代] 韩愈
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
出自《论衡·卷二·率性篇》[唐代] 韩愈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出自《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唐代] 韩愈
慷慨十年长剑在,登楼一笑暮山横。
出自《花马池咏》[唐代] 韩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唐代] 韩愈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出自《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唐代] 韩愈
一寸相思一寸灰。
出自《南乡子·集句》[唐代] 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