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作者:柳宗元 唐代 时间:2023-07-24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状,咸无得焉。

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

永州实惟九疑之麓。

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

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

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

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

韦公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

望其地,且异之。

始命芟其芜,行其涂。

积之丘如,蠲之浏如。

既焚既酾,奇势迭出。

清浊辨质,美恶异位。

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余。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

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

乃作栋宇,以为观游。

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

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

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

已乃延客入观,继以宴娱。

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

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夫然,则是堂也,岂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

”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为二千石楷法。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诗词赏析

如果打算在城邑营造幽谷、峭壁和深池,那就必须运载山石,开凿山涧沟壑,逾越险阻,耗尽人力,才可能办到。可是要想有那种天造地设的景致,则不能做到。而不必耗费民力,顺应地形,且能保持天然之美,这种在过去很难办到的事情,如今在这里出现了。

永州在九嶷山麓,最初在这里测量规划的人,也曾环绕着山麓建起了城市。这里有山石,却被茂密的草丛遮蔽着;这里有清泉,却埋藏在污泥之下,成了毒蛇盘踞,狸鼠出没有地方。嘉树和恶木,鲜花与毒草,混杂一处,竞相疯长。因此被称为荒凉的地方。

韦公来到永州,过了一个月,州政大治,没有多少事情。望着这块土地,感到它很不平常,才让人铲除荒草,挖去污泥。铲下来的草堆积如山,疏通后的泉水晶莹清澈。烧掉了杂草,疏通了清泉,奇特的景致层出不穷。清秀和污浊分开了,美景代替了荒凉。看那树木,则清秀挺拔,枝叶舒展;看那湖水,则微波荡漾, 曲折萦回。怪石森然繁密,环绕四周。有的排列成行,有的如同跪拜,有的站立,有的卧倒。石洞曲折幽深,石山突兀高耸。于是在此建造厅堂,作为观赏游玩的地方。所有的怪石无不适应地形地势,献技于堂庑之下。新堂的外边,高原和山连接,林木覆盖的山脚悬崖,穿插交错,或隐或现。绿色的原野从近处伸向远方,跟碧蓝的天空连成了一体。这一切,都汇集在门楼之内。

新堂盖好后,使君便邀请客人前来参观,接着又设宴娱乐。有的边赞誉,边祝贺说:“看到您修建这新堂,便知道您的心志。您随着地势开辟出胜景,难道不就是想顺着当地的风俗来形成教化吗?您铲除恶木毒草而保留嘉树鲜花,难道不就是想铲除凶暴而保护仁者吗?您挖除污泥而使清泉流淌,难道不就是想除去贪污而提倡廉洁吗?您登临高处而纵目远望,难道不就是想让每个家庭都安定和富饶吗?既然这样,那么建这个新堂难道仅仅是为了草木土石清泉流水怡人心意,或是为了观赏山峦、原野和树林的景色吗?该是希望继使君后治理这个州的人,能够通过这件小事,懂得治民的大道理啊。”宗元请求把这篇记文镌刻在石板上,嵌在墙里,编入书中,作为刺史的楷模法式。

注释

[1]此文钞本甚多,标点、文字均有出入,兹依王力校订为准。韦使君:韦宙,公元812、813年(元和七、八年)间任永州刺史。

[2]穹谷:深谷。嵁(kān刊)岩:峭壁。渊池:深地。

[3]辇(niǎn捻):人推或拉的车,这里用如动词,用车装载的意思。

[4]沟:这里用如动词,沟通,开凿的意思。

[5]陵绝:超越。

[6]九疑:即九疑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境内。

[7]度(duó夺):量度,这里有勘测规划的意思。

[8]翳(yì益):遮蔽。 奥草:深草。

[9]涂:污泥。

[10]蛇虺(huí悔):一种毒蛇。蟠:盘屈而伏。

[11]葩(pā趴):花。卉(huì会):草。

[12]理:治理。

[13]芟:割除。芜:荒草。

[14]行:流通,流动。这里是疏导的意思。

[15]蠲(juān捐):清洁,使动用法。浏如:水清澈的样子。

[16]酾(shī诗):疏导。

[17]蓄:指积蓄的湖水。

[18]溶漾:水动荡的样子。纡(yū迂)余:曲折萦绕。

[19]]四隅:这里指四方。

[20]窍穴:这里指山洞。逶邃(suì遂)曲折深远。

[21]栋宇:堂屋。

[22]庑(wǔ舞):堂下四周的屋子。

[23]间厕:参加,这里是交错的意思。

[24]迩:近。

[25]谯(qiáo桥)门:古代建筑在门楼上用以了望的楼。

[26]延:邀请。

[27]择:应作“释”,舍弃。

[28]晓:据另本,晓应作“饶”,富裕。

[29]措:放置。这里是嵌置的意思。

[30]编:指编入书籍。二千石:汉代郡守的俸禄为二千石,后来习惯也称州郡一级的长官为二千石,这里指州刺史。结句一作“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屋漏,以为二千石楷法。”(见《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屋漏:西北隅之谓也。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古诗鉴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古诗》记述了韦使君修建新堂的过程和前后的深刻变化,赞颂了他居高望远,顺应民情,铲除残暴,废除贪污,保护贤良和富民的政策。这些过誉之词实则表现了柳宗元对如何作好一方官员的看法,寓示了在被贬谪的困苦中他仍然坚持政治改革的主张和理想,表现了他远大的政治抱负。本文先由反面设喻,导入本题;中段重在写景,末段重在颂人。写景详明,处处为下文伏笔;颂人汩汩涛涛,层层推进,句句与上文呼应,前后浑为一体。文章立意新颖,结构严密。文中穿插赋体(骈散互见),极力铺陈,着力渲染,文如行云流水,辞采清丽,画面鲜明,语言洒脱,音韵优美,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散文。金圣叹评论此文:“奇特在起笔,斗地作二反一落,如槎桠怪树,不是常观”。论议部分还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政治观点。更是难能可贵,文如其人,作者本人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文章分为三段。在第一段中,作者间接表述了对永州奇异风光的深刻印象。生长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的柳宗元,认为在城郊之中很难出现那种峭壁深谷的奇异景观,如果用人工修造出来,则“疲极人力”。大概柳氏在长安见过这样的人工胜景,而深知其耗费之巨。永州的奇景,自然而成,令他感叹,“昔之所难,今于是乎在”。这个起段,是全篇拓展文意的基础。段中的几个短句,如:“辇山石,沟涧壑,陵绝险阻,疲极人力”,读来简洁精炼,表现出作者运用文字的工力。

下一段,作者简略描摹出永州州治所在的自然景观:“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所游。”

唐朝时的永州,辖地包括了现在湘、桂两省的交界地区,为零陵(约当今湖南零陵、东安)、祁阳(约当今湖南祁阳、祁东)、湘源(约当今广西湘源)三个县。永州府所在地是零陵,正在九嶷山西北麓。这一带是丘陵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唐朝时尚是人烟稀少、荒凉冷僻的未开化地区,草石相杂,水土交融,虫兽盘桓,自然景色十分秀丽。但当时之人似乎不欣赏过份天然的去处,厌其杂乱无章,草木横生。柳氏的评价,反映了这种审美观:“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茂盛的树木中有恶木,绚丽的花草中有毒花,好坏杂居,善恶难分,实在不是一个清新洁净的去处。在这里,柳宗元的写景包含了更深的含意,暗示了他对朝政的贬斥和人生爱憎之情,是画龙点晴之笔。新来的刺史韦公对“新堂”之地的价值幸而有鉴赏力,“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其涂。”从这里开始,新堂才被开发出来。韦公不仅有认识,更有行动,动员人力进行修葺,按照人的审美观改善环境,使自然景观焕然一新,悦目怡人。于是“清浊辨质,美恶异位”。尽管唐朝的改革者均罹不幸,命运多舛,但柳宗元对他的政治抱负始终怀有美好的向往和实现的愿望。所以,文中此处借“新堂”的“清浊美恶”,憧憬着改革派的政治理想。治理后的“新堂”,柳氏作了一番描写: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外。”全段的叙写,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景手法,先由内及外,再由近及远,把一处风光佳景的新意表达得恰成气象。文字短促而有力,概括了柳宗元的语言风格。

以上两段,先是喟叹自然美的鬼斧神工,又对自然美的不合谐产生疑问,由物及世,由物及人,可见下笔之前成竹在胸,先扬而后抑,复而别开洞天,表达了柳宗元写景的真实寓意。

最末一段,柳宗元别出机抒,从韦公身上引出联想,夹叙夹议,抒发他的善政益民的封建吏治思想:“公之因土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户晓?”

柳宗元在这里所用的反诘句,可知文章虽是写“新堂”,但不全为写“新堂”。四个反诘句的排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全文立意的点晴之笔,它突然而来又待机已久,与前面文字有着密切关联。柳氏认为韦公治理“新堂”,足以反映韦公的远大志向,所谓“视其细知其大也”,事情虽细微,却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格操品之大节。“美、仁、清、廉”都是封建道德的核心思想,柳宗元把“新堂”的景观和韦公的吏治最终联贯到这些思想上来,期望以此为“二千石楷法”。明确地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寄望。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古诗创作背景

唐顺宗李诵执政时期,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永贞革新”,年仅33岁时任礼部员外郎,年少有志,积极革新,从而招致宦官和旧官僚集团的忌恨。永贞元年(805),太子李纯继位,王叔文集团政治上遭到失败,柳宗元被贬外迁,充配当时的“南荒”之地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县),任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是一个不得干预政务的闲职。在贬谪永州的十年间,柳氏刻意山水,抒发抑郁,留下多篇散记。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古诗》写于作者任职永州的第七年(811)左右,此篇在柳文中虽非上乘之作,但其工于写景、即景生情的艺术表现却也不无传神之处。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当时湖南零陵地区的生态面貌,赞赏当地官吏治理自然、陶冶身性的美好追求。柳氏以此褒美善政,也借韦使君的政绩,讴歌进步的政治理想。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柳宗元 翻译、赏析和诗意

将为深谷嵁岩渊池在城邑的中,就必须运载山石,沟涧壑,逾越险阻,耗尽人力,于是有所作为。

然而求天生地生的情况,都没有找到他。

安逸的人,因此那地方,保全自身,过去的困难,现在就在于此。

永州在九嶷山麓。

那刚度上的,群山环绕成城。

有石呢,覆盖在深草;有泉呢,我在泥土。

毒蛇所盘踞的,猫鼠之所游。

茂树恶木,毒草鲜花,杂乱而争相种植,称为荒凉的地方。

韦你来,过了一个月,道理很无事。

望那个地方,而且不同的。

开始命令砍其荒芜,走在路上。

积的丘如,免除的浏如。

烧掉既面对,奇特的景致层出不穷。

清浊辨质,善恶不同位置。

看他们种植,那么清秀挺拔,枝叶舒展;看他的积蓄,那么微波荡漾委婉。

怪石森然,周在四角。

或列或跪下,有的站着,有的我,洞穴曲折幽深,堆阜突怒。

才作房屋,为了观赏游。

所有的事物,没有不符合形状辅助势,学技在堂屋檐下。

以外的山山高原,林麓的悬崖,穿插隐显。

近延绿色的原野,远混天碧,都会在门楼之内。

已经就请客人前来参观,继以宴饮娱乐。

或赞同时祝贺说:“看到你的作品,知道你的想法。

公的因土地而获得胜利,难道不想因为习俗以成化?你的选择而选择美恶,难道不想铲除凶暴而保佑仁爱?公的免除浊而流清,难道不想废除贪污而提倡廉洁?您的在高用远望,难道不希望家里抚慰而家喻户晓?这样,那是堂的,难道只有草木土石泉水的到吗?山原林麓的看吧?要使继承公的道理的,看他的小知道他大了。

”宗元请求志各石,嵌在墙,编辑认为二千石楷模。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柳宗元,唐人。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作者千古名句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出自《》[唐代] 柳宗元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出自《管子·九守》[唐代] 柳宗元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出自《望江南·梳洗罢》[唐代] 柳宗元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出自《生查子·关山魂梦长》[唐代] 柳宗元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出自《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唐代] 柳宗元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出自《梅花》[唐代] 柳宗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出自《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唐代] 柳宗元

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出自《画堂春·东风吹柳日初长》[唐代] 柳宗元

种田人,改习尘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出自《围炉夜话·第六十则》[唐代] 柳宗元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出自《清平乐·春晚》[唐代] 柳宗元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头唐代尾-头柳宗元尾-古文观止,祝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