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余家即聘周。
(余家 一作:金家)
鸡鸭成群到了晚上也不关起来,桑麻生长超过了房脊。什么都不在乎,我正羡慕农村生活;什么都不要,吃饱就行。
新生的柳树,旧日的沙洲,去年溪水是打那边流。人们说此地的儿女们,不是嫁给余家,就是娶了周家。
注释
①鹧(zhè)鸪(gū)天: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②屋山:即屋脊。
③要底都无:别无所求。
④打:即从。
⑤聘:即以礼物订婚。
《鹧鸪天·戏题村舍》辛弃疾 简析
该词所描写的就是带湖附近一个偏远山村的风土人情。这里鸡鸭成群,桑麻茂盛,山民吃饱便罢,别无所求,嫁女娶媳,怡然自乐,宛若世外桃源。此词题为“戏”作,故笔触轻灵,情趣盎然,流露出词人对田园生活的欣喜之情。词中描述鸡鸭成群,桑麻生长的生活,这朴实、安静、平稳的农村生活使词人羡慕。他希望做个农民,过过这种生活,什么都不用想,只要能吃饱,安安静静的生活就算了。“新柳树,旧沙洲”,农村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冲击和变化,只有这条小河水,去年从那边流,今年从这边流。就是这个地方的儿女,不嫁余家就聘周。这就以典型的细节描写,反映出农村极为朴实的生活情景。
词人写农村的朴实,是为衬托官场的复杂;写农村的简朴安静,是为了反衬官场的恶浊与倾轧,从而表现了作者厌恶官场,热爱农村生活的思想。
语言清新,内容朴实是这首词的特点。
《鹧鸪天·戏题村舍》辛弃疾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五年,词人闲居于上饶,初期游历周边农村,浏览了当地山村的风土人情,于是写下了这首《鹧鸪天》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欣喜之情。
《鹧鸪天·戏题村舍》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鸡鸭成群晚不收,麻长过屋山头。
有什么不可以我才羡慕,要底都没有吃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哪边流。
说自己这里生儿女,不嫁我家就出使周。
(多家做一次:金家)*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出自《六么令·夷则宫七夕》[宋代] 辛弃疾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出自《玉楼春·春恨》[宋代] 辛弃疾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出自《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宋代] 辛弃疾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宋代] 辛弃疾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出自《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宋代] 辛弃疾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出自《春夜喜雨》[宋代] 辛弃疾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出自《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宋代] 辛弃疾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出自《》[宋代] 辛弃疾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出自《观田家》[宋代] 辛弃疾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出自《虞美人·寄公度》[宋代]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