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武陵春

作者:辛弃疾 宋代 时间:2023-07-22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

六日归时已是疑。

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

不免相烦喜鹊儿。

先报那人知。

武陵春

诗词赏析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辛弃疾 评解

此词与前首《青玉案》词,同为怀人之作。前一首咏别离,基调凄苦;此首咏短别将会,基调欣悦。词语通俗,极有民歌情味,有早期敦煌曲子词遗风。

《武陵春》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走跑来三百里,五天以为期。

六天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怀疑。

应是希望多时间。

打个马儿回去了,心急马走得慢。

不免打扰喜鹊儿。

先向那人知道。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相关诗句

《武陵春晓曲》[宋代] 辛弃疾

武陵春晓花冥冥,渔歌兰枻摇残星。

溪涵山气绿如酒,幽禽啼破松烟青。

天上时闻凤凰曲,金门飞梦人初醒。

长啸银台月将落,空翠著衣香雾薄。

忽见安期蓬海东,剑佩从风降玄鹤。

阳乌衔火悬扶桑,袖卷红云朝帝旁。

手揽龙车睹天光,下视蚁国空千霜。

《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著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

《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物物般般都放下,熟境自然休。

忙里偷闲闹处收。

不挂一丝头。

动静不拘无动静,法界莫能归境丘。

逍遥物外游。

性似水晶球。

《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柳绿花红春烂熳。

《武林春/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昨夜前村深雪里,春信为谁传。

风送清香满座间。

不用热沈檀。

竹外一枝斜更好,偏称玉人攀。

休放游蜂去又还。

嫌怕损芳颜。

《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天地唯尊人亦贵,日月与星临。

道释儒经理最深。

精气助神习题。

四个三般都晓彻,丹结变成金。

衮上明堂透玉岑。

空外得知音。

《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叮嘱阎公归故里,传语醴泉人。

可可贪求莫恨嗔。

赢取好精神。

只此堪能为大道,何必苦寻真。

稍稍诸公悟此身。

便是出嚣尘。

《武陵春》[宋代] 辛弃疾

日醍醐长灌顶,丙反相亲。

有琼浆与玉津。

火养精神。

地醒来寅地醉,九按三巡。

子於金得味*。

赏武陵春。

作者千古名句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出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宋代] 辛弃疾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出自《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宋代] 辛弃疾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出自《澡兰香·淮安重午》[宋代] 辛弃疾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出自《别赋》[宋代] 辛弃疾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出自《琵琶行 / 琵琶引》[宋代] 辛弃疾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出自《踏莎行·祖席离歌》[宋代] 辛弃疾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

出自《围炉夜话·第三一则》[宋代] 辛弃疾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出自《管子·法法》[宋代] 辛弃疾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 辛弃疾

有眼不识泰山。

出自《水浒传·第二回》[宋代] 辛弃疾

《武陵春-头宋代尾-头辛弃疾尾-婉约,怀人,武陵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