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
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
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黄昏时的庭院,纤月当空,两人情话绵绵,醉意也渐渐消减。现在,情人已长久未来相会,不知那人心,是真情?还是假意?旧恨新欢,旧情新怨,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还乱。有谁能见到我忧伤思念,长夜难眠,脸上红泪涟涟,浸湿了珊瑚枕函。
注释
①纤:细小。
②语密:缠绵的情话。
③翻:反,却。
④珊(shān)枕:珊瑚色的枕头,即红色的枕头。
⑤泫(xuàn):流泪。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纳兰性德 鉴赏
这首词的前两句“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是对往日感情的回忆。那个时候,正好是黄昏,一轮新月笼罩整个庭院,虽然没有落霞孤鹜,却有长天秋水。词人十有八九是因为心有牵绊,所以就借酒消愁,但是恋人却翩然而来,悦然相伴,说着绵绵的情话,情意真是缠绵,原本浓浓的醉意都被这些缠绵给驱散到九霄云外了。这回忆的甜美,如饮醇醪。这大概是那些富贵人家原本就有迟眠晏起,俾昼作夜的好习惯,况且纳兰性德是个公子,白天要在书房读书,要学习骑射,放学归内时,差不多天色已晚,因此所写诗词都以“夜景”居多。
后面一句“知否那人心”把词人从美好的回忆里带到了残酷的眼前。真不知道离别后,恋人心里怎么想,说不定早就把自己忘了,虽说“旧恨新欢相半”,事实上很有可能迷上新欢,而忘记旧恨。这里仿佛句句都是埋怨的语气,声声都是质问了。有道是多情自古空余恨,埋怨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词人只好幽独孤单,相思彷徨,以泪洗面而不能入睡。
““红泫”二字足以看出纳兰性德思念之孤楚。描写恋人约会只用了“纤月黄昏庭院”六个字,描写被抛弃的悲哀也只用了“珊枕泪痕红泫”,可以说简约精练到了极点。整首词词人之悲伤已自不待言,然而亦是空惆怅,徒奈何,所以只能对浩渺苍天发一声:谁见?谁见?以决绝之问收尾全篇。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纳兰性德 创作背景
苦闷的职业加之痛失爱妻,使纳兰性德深陷苦海当中怨天无门,他尤人不果,只能将所有的愁苦都寄托于笔端,有感而发,写出了这首词。
《如梦令》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纤月黄昏庭院,对秘密教醉浅翻。
知不知道那人的心?旧恨新欢各半。
谁见?谁能看见?珊枕泪痕红法。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如梦令·元旦》[清代] 纳兰性德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清代] 纳兰性德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
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
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如梦令 戏和李易安》[清代] 纳兰性德
门外车驰马骤。
绣阁犹醺春酒。
顿觉翠衾寒,人在枕边如旧。
知否。
知否。
何事黄花俱瘦。
《如梦令》[清代] 纳兰性德
削迹松陵华寓。
藏密白云深处。
造物已安排,万事何须先虑。
归去。
归去。
海鹤山猿同住。
《如梦令》[清代] 纳兰性德
如梦。
如梦。
和尚出门相送。
《如梦令》[清代] 纳兰性德
月直金波潋滟。
此去水仙不远。
霜重夜风清,骨冷□□□□。
谁见。
谁见。
醉眼参横斗转。
《如梦令》[清代] 纳兰性德
一只船儿没赛。
七十六年装载。
把柁更须牢,风饱蒲帆轻快。
无碍。
无碍。
匹似子猷访戴。
《宴桃源/如梦令》[清代] 纳兰性德
西湖辟暑棹扁舟。
忘机狎白鸥。
荷香十里供瀛洲。
山光翠欲流。
歌浩浩,思悠悠。
诗成兴未休。
清风明月解相留。
琴声万籁幽。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出自《王昭君二首》[清代] 纳兰性德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出自《尚书·周书·泰誓》[清代] 纳兰性德
过雨西风,数叶井梧愁舞。
出自《荔枝香近·七夕》[清代] 纳兰性德
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清代] 纳兰性德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夜雨寄北》[清代] 纳兰性德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出自《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清代] 纳兰性德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出自《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清代] 纳兰性德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出自《贞观政要·卷七·崇儒学》[清代] 纳兰性德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
出自《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清代] 纳兰性德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出自《礼记·乐记》[清代] 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