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带吴钩,征思横雁水。
夜吟敲落霜红,船傍枫桥系。
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
因话、驻马新堤步秋绮。
淮楚尾。
暮云送、人千里。
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为语梦窗憔悴。
《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吴文英 注释
⑴荔枝香近:词牌名。《词谱》:“《唐史·乐志》:‘帝幸骊山,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荔枝香》’。《碧鸡漫志》:‘今歇指调、大石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按《荔枝香》有两体,七十六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七十三字者始自周邦彦,一名《荔枝香近》。”此词双调,七十六字。前片七句,四仄韵;后片七句,五仄韵。
⑵南徐:即今江苏镇江。朱祖谋笺:《宋史·地理志》:元嘉八年立南徐郡,以东海为治下郡,以丹徒属焉。
⑶雁:一本作“淮”。
⑷话:一本作“诘”。
⑸驻马:一本作“车”。
《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吴文英 鉴赏
“锦带”两句,点题。言友人锦衣玉带,身佩吴钩宝剑,将要奔赴当时的军事重镇——南徐(镇江)。词人祝愿友人,这次能随军出发,直捣北方留宿着大雁的沙滩畔(即深入敌占区)。“夜吟”两句,点出送友的时间与地点。“霜红”,即深秋红枫叶;“枫桥”,在苏州阊门西边。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可证明枫桥至少在唐时已成为苏州一个繁忙的水运码头。此言在一个深秋傍晚,词人至枫桥码头送友人赴南徐,并即席赋词。为填好这首送别词,他反复吟哦,并以手拍击旁边的枫树以协律,以至把火红的枫叶也震落下来。“相思”两句是说:我自己虽然年老体衰,但与你这位年青的朋友却是情投意合,结成了“不管年华”的忘年交。因此,对于你的奔赴前线,我将会时时惦记。两人站在岸边殷殷话别,意犹未尽,索兴相携同去一家小酒店内,命卖酒女酌酒,复叙离别之情。“因话”一句承前,酒中重开话题。两个人酌酒言别,自然引发出对往昔的回忆,特别是两人在秋日中相处在一起的过程最容易因触景而提到。因而就提起了在过去的一个秋日里,两个人曾驻马在杭州苏堤,并沿堤步行共赏西湖中秋水一色的那一段往日里的美事。“新堤”,指苏堤。因苏堤是北宋苏轼在公元1090年(宋哲宗元祐五年)知杭州时所修,至词人任职苏州仓幕,时在公元1232年(宋理宗绍定五年)至1245年(嘉熙五年),相隔至多一百五十余年,所以梦窗称之为“新堤”。
“淮楚尾”两句,由送友转入辞别恋人。言词人又想起也是这样一个秋日的黄昏,却在不同的地点与自己的恋人话别。“淮楚尾”,即淮头楚尾,古时指江西省,这里泛指江南。“细雨”两句,承前。言自己过去在如烟般的秋雨笼罩下的“南楼”,与这位恋人相处,曾使他心迷神醉。那南楼中香气袭人,锦衾温暖,令他至今难忘。“花谷”三句是说:旧时的“南楼”谅必还在那儿吧?如果你到了那里,碰巧遇到这位艳若桃李的我的小恋人,请一定替我转告:我因为思念她的缘故,弄得如今十分消瘦。柳永《凤栖梧》词有“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梦窗即用此意作结。“花谷”,即指前句的“南楼”。下片从与友话旧送别,自然带出思念昔日的恋人,可见这位友人与作者的关系并非泛泛可比。
《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吴文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锦带吴钩,征讨思横雁水。
夜晚吟诵敲落霜红,船沿着枫桥系。
相思不管年华,唤酒吴娃市。
通过话、停下新堤步秋季华丽。
淮楚尾。
暮云送、人千里。
细雨南楼,香密锦温曾醉。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编梦窗憔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吴文英,宋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出自《登庐山五老峰》[宋代] 吴文英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出自《六亲五法的》[宋代] 吴文英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出自《九歌》[宋代] 吴文英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出自《少年行四首·其三》[宋代] 吴文英
湘女归魂,佩环玉冷无声,凝情谁诉。
出自《过秦楼·黄钟商芙蓉》[宋代] 吴文英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出自《古意》[宋代] 吴文英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出自《画》[宋代] 吴文英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出自《望阙台》[宋代] 吴文英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出自《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宋代] 吴文英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出自《咏梅九首》[宋代] 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