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
西汉的扬雄读书写字的贫穷住所,淮南王刘安带着酒过去一起狂饮。
兴尽才发现鸣叫的鸟儿已经换了种类,坐的时间太长,以至丁地上的落花也多了起来。
穿行在曲折的林径,烛光闪闪,等走出去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直游玩到凌晨回城,城门还未开启,一路余兴未尽,照样笙歌相伴。
注释
①杨子:指西汉扬雄(一作杨雄)。此处以杨子比杨氏。
②淮王:指汉淮南王刘安,这里借指岐王。
③兴阑(xīng lán):兴尽。
④迳转:山路曲折回环。
⑤银烛:白亮如银的烛光。此处也可能是火炬(晋代以前称为烛)而非蜡烛。
⑥开:舒展,开豁。
⑦散玉珂(kē):指骑马从游者各自分散而游。玉珂(kē):马勒上的玉饰。
⑧严:戒夜。
⑨拥:谓群聚而行。指归来时,奏乐者走在队伍之前。唐时亲王出行,卤簿中有鼓吹乐,故云。
⑩笙(shēng)歌:合笙之歌。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王维 古诗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主要写所游之地的美景以及兴尽归去的过程。
首联即点出题意。“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杨”子便是西汉的儒者扬雄,而淮王便是淮南王刘安。这两人,一个喜好学术,一个擅长学术,可惜未曾谋面。王维写淮南王过杨子谈经之所,并非有意让他们“关公战秦琼”,而是借汉喻唐,将岐王比作好客的淮南王。“载酒”二字乃诙谐之笔,表面看,是说淮王重视贤才,载酒光顾贫寒的杨子宅,实则交代岐王带领诗友宾朋游览杨氏别业,欢宴游乐。[5] 第二联“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写出了作者游览的无穷兴味,情致独到,别有会心。“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兴阑”,即兴尽,与“坐久”为互文,这两句以极富于诗意的笔法,写出了在鸟鸣声中、繁花影里度过的身心俱适的一夜。这一联以景传情,写景入神,体验独特,感情细腻。[5] 第三联“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这两句写诗人走过曲径,穿过树林,那原本闪烁的烛光,一下子通明起来,眼前豁然开朗,看到了岐王及其扈从的车马。这一联交代了将要回去时的情景。
尾联写抵达城门时的情况:“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意谓纵情赏玩,深夜始归,其时城门尚未开启,即使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一路笙歌,余兴未尽。写出了诗人对游玩仍有兴趣的情感。
这首诗善于写景,且多不直接写景。如颔联不直接写杨氏别业的景色如何美好,而是说自己玩赏的时间很长,以至于树上的鸟换了种类,地上的落花越积越多。这样写使诗歌更富有启发性,余味不尽。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王维 古诗创作背景
开元八年(720年),岐王李范带领王维等人同游杨氏别业并要求他们写诗,王维接受了岐王李范的命令作了这首诗。
《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王维 翻译、赏析和诗意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
兴阑啼鸟换,坐久了落花多。
直接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王珂。
严城时未启,前面的路拥有笙歌。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维桢,明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出自《回乡偶书》[唐代] 王维
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
出自《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唐代] 王维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出自《春夜宴桃李园序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代] 王维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唐代] 王维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出自《解连环·孤雁》[唐代] 王维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出自《曲江对雨》[唐代] 王维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出自《绸缪的》[唐代] 王维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出自《春怨》[唐代] 王维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出自《寄韩谏议注》[唐代] 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