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点绛唇·越山见梅

作者:吴文英 宋代 时间:2024-11-15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

瘦还如许。

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行人去。

暗消春素。

横笛空山暮。

点绛唇·越山见梅

诗词赏析

《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 注释

⑴越山、千岩:指绍兴。

⑵如许:如此。

⑶暗消春素:写梅花在春日里悄无声息地凋残,也喻女子为离愁而暗暗消减了容姿。

⑷横笛:暗指梅花落。

《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 赏析

吴梦窗的这首《点绛唇》着力之处既不在句法章法的光彩夺目,亦不在刻意追险求奇,一字一句皆出自天然。只是由于其立意之高、取径之远,使得这首词读来颇具灵性,处处流露出真实性情。体现了梦窗词清疏空灵的本色。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起二语,从侧面着笔,所感甚大。春天还未到来时,人们自然不会携酒探春,更不会到这万壑千岩深处来。“千岩”,点题越山。时梦窗寓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常游稽山,赏梅对雪,颇多词作。次句点出“酒”字,便流露微讽之意。“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点题“见梅”。

“瘦”咏梅常语。此词谓“瘦还如许”,可见词人已非初次在此见梅。四字包含着无限轻怜细惜之意。作者在词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梅花,仿佛一位超凡脱俗的女郎,在千岩路畔,日暮天寒,悄立盈盈,满怀幽思。

这片二句,更推深一步。“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这新愁,到底是词人见到梅花后产生的愁绪呢?还是说梅花在寂寞无主的环境中如有幽愁?在寒风吹拂下,相对更无一语。那里因为怕它化作千万片缤纷的落英,当然,更怕的还是才得相逢,离别之情尚未诉完又要别去。纵有无限的新愁旧绪,彼此也无法互倾心愫。古人咏花,多用“解语”故事,此词中活用又反用此意,尤觉婉曲动人,末三句转笔换意。“行人去,暗悄春素,横笛空山暮。”这也是“无限新愁”的注脚。借咏花而注入人事,可说已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浑融境界。仔细品味个中情景,词人所眷恋的女郎的形象,已是呼之欲出。“春素”,指洁白的梅花,这里借喻女子素洁的形体。“暗消春素”,写梅花在春日里悄无声息地凋残,也喻女子为离愁而暗暗消减了容姿。咏梅诗词,多用闻笛故事。因为笛曲中有《梅花落》曲,听到声声横笛,回荡在空山暮色以之中,自然就联想到梅花的零落了。此词末三句所表现的是离索之思,蹉跎之恨,而又写得这样温婉浑厚,含蕴不尽,如同空山中回响的笛声,余音袅袅,给人们留下了充分思索的余地。

《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天没有来的时候,酒带着不到千岩路。

瘦回来这么多。

天色严寒处。

无限新愁,很难回答风前面。

行人去。

暗消春一向。

横笛空山晚。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吴文英,宋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作者千古名句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出自《杨柳枝词》[宋代] 吴文英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宋代] 吴文英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出自《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宋代] 吴文英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出自《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宋代] 吴文英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出自《与朱元思书》[宋代] 吴文英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出自《尚书·商书·伊训》[宋代] 吴文英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出自《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宋代] 吴文英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吴文英

至乐性愚,至静性廉。

出自《》[宋代] 吴文英

少年猎得平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出自《观猎》[宋代] 吴文英

《点绛唇·越山见梅-头宋代尾-头吴文英尾-梅花,寓人,点绛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