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桃源行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时间:2023-07-18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桃源行

诗词赏析

望夷宫里在指鹿为马,秦人多半死在长城脚下。

逃避乱世的不仅是商山四皓,也有桃花源里的种桃人家。

到此地种桃度过了多少冬春,采桃花吃桃实桃枝可作柴薪。

子孙在这里生活与世隔绝,虽有父子却不分君臣。

渔郎荡着船不知远近,在桃花深处相见吃惊地彼此相问。

世上人怎记起古代有秦,山中人怎料到如今是晋。

听说长安又吹起战尘,春风中回首往事泪下沾巾。

虞舜一去怎能再得,天下纷纷又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

注释

⑴行(xíng):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歌行”。

⑵望夷宫:秦国宫名.秦相赵高在此杀秦二世胡亥。鹿为马:史载赵高欲作乱.恐群臣不听,乃指鹿为马,凡言鹿者皆被杀。后以“指鹿为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这里用来概指秦国政治的黑暗。

⑶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乃修筑长城。由于工程浩大.环境艰苦,死了不少人。这里用来指代秦国繁重的劳役。

⑷避时:逃避乱世。

⑸商山翁:指秦末汉初隐居于商山(在今陕西商县东南)的东园公、用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老人.史称“商山四皓”。这句本自陶渊明《桃花源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⑹桃源:代指桃花源。

⑺经几春:度过了多少冬春。

⑻薪:柴火。

⑼渔郎”二句:本自《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诸语。漾舟,泛舟。

⑽“世上”二句:本自《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世上.指渔人。山中.指桃源中人。

⑾长安:西汉的首都,这里泛指中原故国。吹战尘:指发生战乱。西晋先是有“八王之乱”。随后是外族人侵.终至灭亡。《桃花源记》所写是东晋时事,故此概指西汉末年以及西晋频仍的战乱。

⑿重华:即舜,名重华,为传说中上古时代的贤君。宁:岂。

《桃源行》王安石 古诗创作背景

晋陶潜作《桃花源诗》及《桃花源记》描绘出一个远避乱世、与世隔绝、无君无臣、康乐宁静的理想社会。现实的痛苦令人在这美好的想象中陶醉’,故文人多以此为题,寄托情趣,如唐王维也作过同诗题的佳作。王安石此作是在陶潜所作基础上又有所发挥,他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再把目光主要集中在那理想的境界,而更着眼于现实的残酷,久乱难治。王安石的《《桃源行》王安石 古诗》就是利用这个传统题材加以发挥,凭着自己的想象,作了一番再创造。

《桃源行》王安石 古诗赏析

头四句作者全翻新陶诗开篇,点明了陶花源的来历。陶诗“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列举两件事:一是指鹿为马胡亥,二是修筑长城害民伤财。说明秦政昏暗朝纲乱,民心尽失,并独创“种桃者”,有桃源避世追求和平之意。

“此来”四句写桃源与世隔绝,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诗中“种桃经几春”、“采花食果枝为薪”说明桃源中人不论沧桑之变,远离尘嚣,超凡脱俗,过着淳朴自然的生活,情趣无穷。使人耳目一新的是作者独创“虽有父子无君臣”之句,虽源于陶诗“秋熟靡王税”,但言出了桃源世界天高皇帝远,虽有血缘亲情,但没有封建等级制度,人人自由平等。

“渔郎”四句概括《桃花源记》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渔人与桃源人的交流和叹。渔人荡舟迷航人桃源,彼此相为惊叹。“惊相问”“山中岂料今为晋”则出于《桃花源记》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不知秦汉,无论魏晋”诸语的缩写。“世上那知古有秦”是说世人不入桃源,故难知道暴秦无道的具体情况。此句并说明桃源中人自秦就隐居于此,在此居住了汉、魏、晋多个朝代不受王化,不管人世沧桑之变。

最后四句作者借桃源人之口对天下战乱不息、朝代替换的感慨。经过秦末大乱的桃源人,听得如醉如痴,因而回首往事有同感于战乱之苦,悲泪泣下而沾巾,感叹像尧舜一样贤明的君主已不复出现了,桃源人只经过一次秦末之乱已不堪其苦,哪知天下改朝换代,历遭多次似秦末之战祸,沧桑之变故的残酷现实。真是可叹可悲!此四句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乱世的厌恶与对和平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

本篇故事新咏诗,与晋唐朝诗风格调有异,一是重整体脉络而不作具体描绘,二是叙述以议论出,语意出新取胜,虽诗晚出,然极富新意,体现了宋诗的特色。北宋王安石作《《桃源行》王安石 古诗》,则自创新格,以议论为特点,浓缩陶渊明诗意,精炼词句,独造名句,运思谋篇上胜过了前人。

《桃源行》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望夷宫里鹿为马,秦国人半死长城下。

避时不只是商山翁,也有桃源种桃的。

这来种桃经几春,采集花食枝为薪。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然有无父子君臣。

渔郎漾船迷惑远近,花时间见面就互相问。

世上那知古有秦国,山中哪里料到现在为晋。

闻道长怎么吹战尘,春风回头一沾巾。

重华一去又怎能得到,天下纷乱经几台。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关诗句

《桃源行》[宋代] 王安石

祖龙门外神传璧,方士犹言仙可得。

东行欲与羡门亲,咫尺蓬莱沧海隔。

那知平地有青云,只属寻常避世人。

关中日月空千古,花下山川长一身。

中原别后无消息,闻说胡尘因感昔。

谁教晋鼎判东西,却愧秦城限南北。

人间万事愈堪怜,此地当时亦偶然。

何事区区汉天子,种桃辛苦求长年。

《桃源行》[宋代] 王安石

秦皇有地包沙漠,秦民无地堪托足。

民心咫尺不戴秦,秦令安能到空谷。

商山紫芝青门瓜,武陵洞底栽桃花。

草木不共人逃去,虞妃山赭良堪嗟。

秦皇一世二世歇,秦民万世桃花月。

渔子相逢五百年,已闻几度乾坤裂。

靖节先生曾作记,只云贤者兹避世。

时人浪作神仙传,空自渺茫涉奇异。

所种柴桑五株柳,胜是武陵千树桃。

《桃源行》[宋代] 王安石

武陵溪上栽桃花,儿童笑语成生涯。

当初避地不知远,渔郎惊问疑仙家。

年深忘却来时路,流水春风等闲度。

龙翔鹿走自兴亡,不到花开花落处。

江边雨暗蛮蓑湿,父老欲留留不得。

隔林鸡犬渐萧然,啼鸟一声溪水碧。

《桃源行》[宋代] 王安石

〔时年十九〕

渔舟逐水爱山春。

两岸桃花夹去(一作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

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口潜行始隈[阝奥]。

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

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

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

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一作净)。

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一作忽)闻俗客争来集。

竞引还家问都(一作乡)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

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

及至(一作更闻)成仙遂(一作去)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

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

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

安知峰(一作岑)壑今来变。

当时知记入山深。

青溪几曲(一作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

不辩仙源河处寻。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宋代] 王安石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於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频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之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曨。

惊回舟而返盼,忽迳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輈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後世之陵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及岸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锺。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愿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次韵弟观用王介甫桃源行韵写感为西湖行》[宋代] 王安石

钱塘江头驻龙马,西湖风光甲天下。

西湖西边屋万閒,中有沈沈醉花者。

莺莺燕燕日日春,萍虀豆粥蜡代薪。

黑杀吹飚忽过江,忧贻君父辱在臣。

烽火连天天已近,浪将督师答天问。

畏缩不前江神嗔,坐受排墙侣西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桃源行》[宋代] 王安石

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仙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閒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只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着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中心自喜口不言,后日重来今且去。

凄然辞别便登舟,依旧花间溪水流。

插竹谩标来处路,鸣榔无复旧时游。

顾家一念仙凡隔,如梦惊回寻不得。

当时不与俗吏知,或可重寻旧踪迹。

五胡云扰岂减秦,晋人合作桃源人。

渔郎出山自失计,秦人绝踪应未仁。

渔郎渔郎休太息,渔家自有神仙国。

脍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神仙有无何渺茫,退之此语诚非狂。

渊明作记亦直寄,便如东皋志醉乡。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

《桃源行送友》[宋代] 王安石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通何时有。

垂条落蕊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

岁岁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

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

可怜不知若为名,君往从之多所更。

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

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

作者千古名句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出自《吕氏春秋·纪·季冬纪》[宋代] 王安石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出自《七夕二首·其二》[宋代] 王安石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出自《墨子·16章 兼爱(下)》[宋代] 王安石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出自《韩非子·难三》[宋代] 王安石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出自《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王安石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出自《壮士篇》[宋代] 王安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出自《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宋代] 王安石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出自《从军北征》[宋代] 王安石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出自《念奴娇·中秋对月》[宋代] 王安石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王安石

《桃源行-头宋代尾-头王安石尾-议论,写史,抒怀,述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