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
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
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
般巧。
霜斤不到。
汉游仙、相从最早。
皱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
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
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吴文英 鉴赏
《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梦窗词》集入“无射商”。
张斗墅,即张蕴,字仁溥,号斗墅,扬州人,嘉熙(宋理宗年号,公元1237—1240年)间为沿江制置使属官,公元1256年(宝祐四年)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有《斗墅支稿》。“古松五粒”,“粒”,言其细小。因而,在张斗墅家的五株古松,实为盆栽之松。又说“粒”者鬣也,系音近,故称者异。五鬣者,言如马鬣形也,如李贺有《五粒小松歌》,岑参诗“五粒松花酒”,林宽诗“庭高五粒松”皆是。
上片将盆栽古松与山野的古松作一对比。“有人”两句,将盆中古松拟人化。此言盆景上怪石嶙峋如山兀立,古松栽于其旁,犹如人独立于山间。古松虽是已有千年的树龄,但是看起来仍旧是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新香”三句。言古松虽小,却能散发出阵阵清香。在阳光照射下,松针浓密得如浸入在一片绿色之中。因此虽是千年古松,在时人的眼中,仍旧觉得它还是如青春年少般的娇小可爱。以上叙盆中古松,下面转述山野中的古松。“布影”三句,言山野上与盆松同龄的古松,如今必定是黛色参天,冠盖蔽空。如果人们经过树下,就会仿佛进入黑沉沉、冷清清的秋天凌晨一般。“驷苍虬”三句,言山野古松枝干粗大如苍虬之张牙舞爪似的欲腾飞万里。高大的主枝直插云霄能与天风相抗衡。枝梢上还能够引来鸾凤停留其上而曼声吟鸣。两相对照之下,盆松占“小”、巧两字;野松则得其型态之雄伟,春花秋月各有所长。
下片应题中“赋张斗墅家古松”。“般巧”三句。此言盆松生得小巧可爱,还能够免除掉遭受利斧砍伐之罪。词人说:见到了盆中的松树,我不由想到了汉代的赤松子。恐怕他是最早与松树作伴的仙人了。“皱鳞”三句。言盆松虽长得小巧,但是细上看去,枝上鳞片苍老如细雨密布其上;松针层叠,使月光难以穿透。这一句又与上片“浓光绿浸”遥相呼应。“朱弦古调”句,化用唐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意。此言盆松可爱而诱人,宜骚人墨客为其弹奏《风入松》这首古琴曲。“问讯”三句,侧写盆中的假山景色。言盆中设有假山:有桥有岭,又有泥俑站在岭上倚天而啸。“待凌霄”三句,显出松树本色。此言当凌霄花谢的时候,已是到了秋尽冬至之时。但到那个时候,古松会愈发显得精神奕奕,真是“岁寒见松柏之长青”啊!此虽是在讲松树,而暗中却隐隐以松树之志自比,以此傲视世人。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吴文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有人独立空山,翡翠有没有觉得霜颜老。
新香秀粒,浓度光绿色逐渐,千年春小。
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明白。
驷青虬万,笙吹凤女,陪飞乘、天空袅袅。
般巧妙。
霜斤不到。
汉游仙、相从最早。
皱鳞细雨,层阴月,朱弦古调。
问东桥,所以人南岭,倚天长啸。
等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纯洁的心才能表。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吴文英,宋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自《游园不值》[宋代] 吴文英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出自《阴雨》[宋代] 吴文英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出自《墨子·01章 亲士》[宋代] 吴文英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十五年》[宋代] 吴文英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出自《把酒对月歌》[宋代] 吴文英
朱颜那有年年好,逞艳游、赢取如今。
出自《高阳台·除夜》[宋代] 吴文英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回》[宋代] 吴文英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出自《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吴文英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
出自《浣溪沙·山色横侵蘸晕霞》[宋代] 吴文英
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
出自《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宋代] 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方岳
作者:方岳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