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玉烛新

作者:吴文英 宋代 时间:2023-07-15

花穿帘隙透。

向梦里销春,酒中延昼。

嫩篁细掐,想思字、堕粉轻黏d139袖。

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蔫香旧。

□□□,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

移灯夜语西窗,逗晓帐迷香,问何时又。

素纨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候。

兰清蕙秀。

总未比、蛾眉螓首。

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细奏。

玉烛新

诗词赏析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吴文英 注释

⑴玉烛新:词牌名。《尔雅》云:“四时和谓之玉烛”,故取以为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一字,上片九句六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上片第七句宜用上一下六句法。

⑵粘:一本作“沾”。綀:一本作“练”。

⑶兰清蕙秀:一本作“□兰清蕙”。

⑷簧:一本作“篁”。

《玉烛新·花穿帘隙透》吴文英 鉴赏

“花穿”三句。此言园中的花香穿过竹帘缝隙飘入室内,给室中的少妇带来了春的信息。可是这时在室中独处的少妇,却仍旧需要向梦中去频频寻觅那春天的消息,并且酌饮醇酒借以打发白天无聊的孤独时光。以上为读者活现出一个少妇怀春、思春的无聊状。“嫩篁”两句。“嫩篁”,即幼竹。“綀”,即苎麻布。此言少妇漫步到园中竹林时,随手在幼竹枝上用指甲仔细地掐上“相思”两字。少妇触景生情,不由得流下了粉泪,沾湿了身上苎麻布制的衣服袖子。以上两个细节,将少妇相思刻划得维妙维肖。“章台”两句。“章台”,指京城繁华街市;“绣络”,即五彩络头,也叫帕头,是束发之具。此言少妇翻点着旧物,见到了这个五彩帕头,就回忆起曾与赠帕头的爱人在繁华的街头上分别时的情景。两个人分手虽已很久,打开帕头见到里面包着的红花虽也枯萎多时,可是仿佛花的香气仍旧留在这帕头里面。少妇思念爱人之深切由此可见。“应数归舟”前缺三字,共两句,从其词意看,是化用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的词意。此将少妇登楼后手扶阑干,眺望着江上一帆接一帆的归舟,盼郎归来却始终未归的失望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移灯”句起至“思酸时候”五句是少妇回忆。此言从前,郎君在家中的时候,有一回两个人同坐在西窗下,情意绵绵地秉烛夜话,事后两人又在洒有浓香的罗帐中缠绵至晓。起床后,男人问起少妇:“你什么时候又有了身孕?”少妇边穿着宽大的绢制孕妇服,边回忆着说:“记得那是在我懒于绣花,尽想着酸食吃的时候吧。”“西窗”句,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诗意。“兰清蕙秀”四句,少妇目前的自怨。“兰、蕙”这里指男孩;“蛾眉螓首”,是指女孩子。当少妇从回忆中惊醒后,又对眼前的孤独倍感哀怨。因此感叹:“生男孩还是生个女孩子好啊。因为男孩子长大后,他又会步他父亲的后尘出门去闯荡世界,久不归家的。但是,这种气话如今还能向谁去诉说呢?看来我只好说给笼中的画眉鸟听了。”

全词首尾衔接,以少妇的身份怀春、思春,又自怨自艾,将这位少妇的春情渲染得淋离尽致。

《玉烛新》吴文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花穿过窗帘缝隙透。

刚才梦里销春,酒中延白天。

嫩竹细掐,想思字、掉粉轻轻黏d139袖。

章台分手后,展绣络、红退色香旧。

……,应几回船,愁凝眉柳画栏。

移灯夜语西窗,在明白帐迷香,问他什么时候又。

一向有钱或试验,回想起这、绣懒想酸时候。

兰清蕙秀。

总不比、蛾眉螓首。

谁告诉,只有金笼,春季簧小奏。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吴文英,宋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相关诗句

《玉烛新》[宋代] 吴文英

养高梓里,袖手珍祠,太平五福人物。

自是昔年,场屋文章旧豪杰。

诗书平生事业。

问造物、为谁悭惜。

谩眷怀、兰玉桂香,已露消息。

尝试问、天公好事,鼎来家庆自因袭。

更看绶蓝森列,映灵椿双碧。

诸郎击鲜奏食。

笑贾陆、一更十日。

画堂上,鹤算延长,兕觥无极。

《玉烛新 题李伯瞻一香图次韵》[宋代] 吴文英

清风林下寺,爱三友联翩,世无能四。

凌波仙子香魂散,此地是谁招此。

万红千紫,惟*弟梅兄二子。

堪共领岁晚高寒,来成花部新史。

佳人玉洁冰清,纵仿佛肌肤,异香难似。

醉吟无次。

花应笑,彼此消融渣滓。

春空雁字。

不带到、江南情思。

还自笑,今日相看,袁家有姊。

《玉烛新》[宋代] 吴文英

泰阶开景运。

见金锁绿沈,辕门春静。

几年淮海,烟波境、贮此风流标韵。

连天笳鼓,又催把、经纶管领。

文武事,细柳长杨,从头属齐整。

早闻横槊燕然,画图里,争传麒麟旧影。

临岐笑问。

谁得似、占了山林钟鼎。

古来难并。

才信是、人间英俊。

试看取、紫绶金章,朱颜绿鬓。

《玉烛新(双调梅花)》[宋代] 吴文英

溪源新腊后。

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

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

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

寿阳谩斗。

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风娇雨秀。

好乱插、繁花盈首。

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玉烛新(双调梅花)》[宋代] 吴文英

溪源新腊后。

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

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

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

寿阳谩斗。

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风娇雨秀。

好乱插、繁花盈首。

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玉烛新》[宋代] 吴文英

荒山藏古寺。

见傍水梅开,一枝三四。

兰枯蕙死。

登临处、慰我魂消惟此。

可堪红紫。

曾不解、和羹结子。

高压尽、百卉千葩,因君合修花史。

韶华且莫吹残,待浅揾松煤,写教形似。

此时胸次。

凝冰雪、洗尽从前尘滓。

吟安个字。

判不寐、勾牵幽思。

谁伴我、香宿蜂媒,光浮月姊。

《玉烛新》[宋代] 吴文英

疏云萦碧岫。

带晚日摇光,半江寒皱。

越溪近远,空频向、过雁风边回首。

酸心一缕。

念水北、寻芳归后。

轻醉醒、堤月笼沙,鞍松宝轮飞骤。

秦楼屡约芳春,记扇背题诗,帕罗沾酒。

瘦愁易就。

因惊断、梦里桃源难又。

临风话旧。

想日暮、梅花孤瘦。

还静倚、修竹相思,盈盈翠袖。

《玉烛新(海棠)》[宋代] 吴文英

海棠初雨后。

似露粉妆成,肉红团就。

太真帐里,春眠醒、缓蹙楼前宫漏。

潮生酒晕,独自倚、阑干时候。

吹鬓影、斜立东风,余寒半侵罗袖。

骊山宫殿无人,想笑问君王,艳容如否。

万花竞斗。

难比并、丽美巧匀丰瘦。

闺房挺秀。

_顾、丹铅低首。

应对、羯鼓声中,清歌美奏。

作者千古名句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出自《别离》[宋代] 吴文英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出自《夕次盱眙县》[宋代] 吴文英

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

出自《荀子·法行》[宋代] 吴文英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

出自《一剪梅·咏柳》[宋代] 吴文英

智莫大于阙疑,行莫大于无悔也。

出自《说苑·谈丛》[宋代] 吴文英

长幼有序

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宋代] 吴文英

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

出自《落花》[宋代] 吴文英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宋代] 吴文英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宋代] 吴文英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宋代] 吴文英

《玉烛新-头宋代尾-头吴文英尾-少妇,怀春,思念,玉烛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