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细雨》温庭筠 翻译、赏析和诗意
凭窗望秋雨,凉入热衣清。
极目鸟频频淹没,一片云雾又轻。
池萍开重新收敛,山叶动回鸣。
宗楚客秋江上,萧萧所以国情。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温庭筠,唐人。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赋得灯前细雨赠别郑浮丘雨字韵》[唐代] 温庭筠
野馆昏色来,明灯静深坞。
故人惜睽违,共此尊前雨。
寒影明远心,夜声带离苦。
飘萧初拂席,飒沓仍近户。
重霭湿余芳,宿云暗平楚。
明发送君行,凄凄满南浦。
《细雨》[唐代] 温庭筠
细雨重云渐入梅,阴阴门巷长新槐。
壮心已与年俱逝,脱发应无术可栽。
美睡常嫌莺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
年来百事非平昔,信手题诗嬾剪裁。
《立春日舟前细雨》[唐代] 温庭筠
急风阵阵吹白尘,著人怪底湿衣巾。
隔溪平林横素练,起从山脚萦山面。
近山如雾复如烟,远山失却只余天。
今朝春日得春雨,润物无声非浪语。
《饭罢散策遇细雨二首》[唐代] 温庭筠
极知秋旱已难医,所喜阴云匆四垂。
毕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费雨千丝。
《饭罢散策遇细雨二首》[唐代] 温庭筠
秋暄团扇尚堪携,病脚朝来健似飞。
偶到溪头晴唤出,未穷山顶雨催归。
《细雨》[唐代] 温庭筠
孤闷无言独倚门,梅花细雨欲黄昏。
可怜檐滴不脱洒,点点何曾离旧痕。
《和应之细雨》[唐代] 温庭筠
朝烟和细雨,病眼暗难分。
有润物皆泽,无声人不闻。
绿连平野稼,翠杂乱山氛。
晚霁复何有,飘飘神女云。
《细雨樵行》[唐代] 温庭筠
蛟人困卧寒潭底,帖波蒙蒙垂白绡。
波上女儿飞轻桡,逆流自与郎去樵。
风吹鬓发不及撩,鸦翅卷起虿尾翘。
浓缬罗带长绕腰,日暮下来吹短箫。
尽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
出自《菜根谭·修身》[唐代] 温庭筠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出自《画鸡》[唐代] 温庭筠
云鬟半整,有沉鱼落雁之容!星眼含愁,有闭月羞花之貌。
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二回》[唐代] 温庭筠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唐代] 温庭筠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出自《青门饮·寄宠人》[唐代] 温庭筠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出自《雨后池上》[唐代] 温庭筠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出自《微雨夜行》[唐代] 温庭筠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出自《清江引·秋怀》[唐代] 温庭筠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出自《》[唐代] 温庭筠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出自《登单于台》[唐代] 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