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屏暖翠。
正雾卷暮色,星河浮霁。
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
梅槎凌海横鳌背。
倩稳载、蓬莱云气。
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
千秋化鹤,旧华表、认得山川犹是。
暗解绣囊,争掷金钱游人醉。
笙歌晓度晴霞外。
又上苑、春生一苇。
便教接宴莺花,万红镜里。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吴文英 创作背景
“蓬莱阁”,在绍兴市内。《会稽续志》:“蓬莱阁在州治设厅之后,卧龙山下。吴越王钱鏐建。”是当地的一处登临胜地。“履翁”,即吴潜。吴潜在公元1249年(淳祐九年)后,赴越州(绍兴)为浙乐安抚使,故称之“帅越”。此词应也作于是年。称“灯屏”,其时应在这年元宵前后。云履翁,可知梦窗此时尚未进入吴潜幕。故以“履翁”称吴潜,以明上下辈的年龄差异。
作者另一首词《浣溪沙·仲冬望后出迓履翁舟中即兴》,观词题意,与这首词所说的时间(元宵前后)、欢迎宴的地点:舟上设宴(“接宴”)皆相吻合,可见两首词作于同一时间。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吴文英 鉴赏
《绛都春》,《梦窗词集》入“仙吕调”。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六仄韵。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字。此调《梦窗词集》共收六首,但因句逗上下片都不尽相同。所以各词句数有些差异。大致可分为,上下各九句,一格;上片十句,下片九句一格;上下片各十句一格共三个格。一般以上片十句,下片九句的为正格。
“螺屏”三句,叙述观赏灯屏及点明时间。此言蓬莱阁中的灯屏用翠绿色的螺钿镶嵌而成,当暮霭沉沉,晴空中星河闪烁之时,灯屏中就会点燃烛光,用以招徕人们前去观赏。“路幕”四句,描述灯屏中的风景。此言灯屏上画着路障屏幕,有人正在供香相迎;又有一队开路的马队,尘土蔽空顺风而来。而画中的蓬莱阁好像就是海上仙山浮载在鳌背上一般,景色美妙而且仙气飘逸。四句也从暗中点出了“履翁帅越”之意。“宝阶”三句,述阁外的夜景。此言天上的北斗星像倾斜的街阶一样开始向西倾转,月光明亮,夜空中清静如水。上片描述屏中画景及记述阁外的夜景。
“应记”三句,旧地重游。“千秋”两句,化用汉丁令威学道,化鹤归辽东的故事,事见《搜神后记》“汉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徘徊空中而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冲上天”。此处是说:虽然我离开这里像丁令威离开故乡那样已有多年,但是现在再到这儿旧地重游,我还是应该记得旧时山水的大致面目。“暗解”四句,忆及旧事。此处是说:记得从前我有一回曾与人一起游春,并且笙歌欢宴达旦至醉;有一次还暗地里解开绣花囊,取出一枚金钱来卜取吉凶祸福呢。“又上苑”三句,述眼前景色。“上苑”,即皇宫的上林苑。这里泛指越州的贵族花园。“一苇”,用达摩“一苇渡江”典故,这里借代小舟。此处是说:如今我们又来到了以前曾经游玩过的一处贵族花园中,并且在园中的舟上设宴为履翁洗尘接风,酒宴处的四周景色仿佛处在万花似锦的画镜里一样。下片追忆旧事,并照应“履翁帅越”词题。
《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吴文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螺屏暖翠。
正雾卷暮色,星河浮停。
路幕递香,街马冲尘东风细。
梅槎凌海横鳌背。
倩稳载、蓬莱云气。
宝阶斜转,冰娥素影,夜清如水。
应记。
千秋化鹤,旧华表、认识山川还是。
暗解绣囊,争夺掷金钱游人醉。
笙歌知晓度晴霞外。
又上苑、春季生一苇。
便教接待宴会莺花,一切红镜子里。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吴文英,宋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代] 吴文英
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
出自《湖湘以竹车激水粳稻如云书此能仁院壁》[宋代] 吴文英
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
出自《》[宋代] 吴文英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出自《悼亡诗三首》[宋代] 吴文英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宋代] 吴文英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出自《金陵酒肆留别》[宋代] 吴文英
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出自《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代] 吴文英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出自《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宋代] 吴文英
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出自《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宋代] 吴文英
为地战者不能成王,为禄仕者不能成政
出自《说苑·君道》[宋代] 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李曾伯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