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
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
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
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
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皂罗特髻(采菱拾翠)》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采菱拾翠,计算像这样好的名声,阿谁消息得到。
采菱拾翠,为使你知道客人。
千金买、采菱拾翠,另外罗裙、满着珍珠结。
采菱拾翠,正髻鬟刚刚联合。
真、采菱拾翠,只要轻轻拍很可怜,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被子下、抱在一起香滑。
采菱拾翠,等待到京城寻找。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宋代] 苏轼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出自《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宋代] 苏轼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出自《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宋代] 苏轼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出自《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宋代] 苏轼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出自《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宋代] 苏轼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出自《定风波·自春来》[宋代] 苏轼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接物
出自《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宋代] 苏轼
留得枯荷,奈他先作离声。
出自《高阳台·将反魏塘疏香女子亦以次日归吴下置酒话别离怀惘惘》[宋代] 苏轼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出自《洛阳女儿行》[宋代] 苏轼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出自《氓的》[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