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海榴

作者:温庭筠 唐代 时间:2023-06-28

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宜插鬓红。

蜡珠攒作蒂,缃彩剪成丛。

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

海榴

诗词赏析

《海榴》温庭筠 翻译、赏析和诗意

海榴开像火,先解向春风。

叶乱裁笺绿,花应该插在鬓红。

蜡珠攒作蒂,黄色彩剪成丛。

郑骤多归思,相互一笑同。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温庭筠,唐人。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相关诗句

《移海榴》[唐代] 温庭筠

叶有苦寒色,山中霜霰多。

虽此蒙阳景,移根意如何。

《韦润州后亭海榴》[唐代] 温庭筠

江上年年小雪迟,年光独报海榴知。

寂寂山城风日暖,谢公含笑向南枝。

《韦使君宅海榴咏》[唐代] 温庭筠

淮阳卧理有清风,腊月榴花带雪红。

闭阁寂寥常对此,江湖心在数枝中。

《韦中丞西厅海榴》[唐代] 温庭筠

海花争让候榴花,犯雪先开内史家。

末客朝朝铃阁下,从公步履玩年华。

《韦中丞西厅海榴》[唐代] 温庭筠

海花争让候榴花,犯雪先开内史家。

末客朝朝铃阁下,从公步履玩年华。

《海榴》[唐代] 温庭筠

海榴殷色透帘栊,看盛看衰意欲同。

若许三英随五马,便将浓艳斗繁红。

《山寺看海榴花》[唐代] 温庭筠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新楼诗二十首·海榴亭(在新楼北花开最早所望更高)》[唐代] 温庭筠

海榴亭早开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烟。

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婵娟。

怀芳不作翻风艳,别萼犹含泣露妍。

摇落旧丛云水隔,不堪行坐数流年。

作者千古名句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出自《初入庐山三首》[唐代] 温庭筠

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

出自《论衡·卷二十三·言毒篇》[唐代] 温庭筠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出自《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唐代] 温庭筠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出自《寄韩谏议注》[唐代] 温庭筠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唐代] 温庭筠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

出自《晋书·志·第十六章》[唐代] 温庭筠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出自《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唐代] 温庭筠

时不可失,丧不可久

出自《国语·晋语·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唐代] 温庭筠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出自《管子·法法》[唐代] 温庭筠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出自《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唐代] 温庭筠

《海榴-头唐代尾-头温庭筠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