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园沁碧,骤夜雨飘红,竟空林岛。
艳春过了。
有尘香坠钿,尚遗芳草。
步绕新阴,渐觉交枝径小。
醉深窈。
爱绿叶翠圆,胜看花好。
芳架雪未扫。
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晓。
柳丝系棹。
问闾门自古,送春多少。
倦蝶慵飞,故扑簪花破帽。
酹残照。
掩重城、暮钟不到。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吴文英 鉴赏
《扫花游》,词牌名。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句七仄韵。
“水园”三句,写暮春园林景色。“水园”,即荷池。题曰“送春”,所以古江村的园中在遭到一夜的急风骤雨摧残后,岸上、池中小岛上的花木尽都凋零,水上飘满落英,只有池中长满的碧绿的田田荷叶更显精神。“艳春”三句,述春去而迹遗。既曰“送春”,所以此言万紫千红的春天虽已过去了,但是飘到头饰上的微尘中还含有花的香味,在游园女子的身上能找到春草的气息。“步绕”两句,写初夏景色。入夏之后,如果人们在绿荫下散步,会发觉树上的枝叶繁密交杂,使林中小径显得更加窄小。“小”字韵咏“新阴”入细。“醉深窈”三句,说明自己对浓绿的喜爱程度。因为绿色表示生命,古今爱绿之心相同,所以词人深深地沉醉在这深幽繁茂的浓绿荫中,觉得那翠绿色的片片圆叶,比千姿百态的繁花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故此,词人在“送春”时,对“落花流水春去也”,没有留恋之意。“好” 字韵,写“绿阴幽草胜花时”妙极。
“芳架”三句,再叙暮春之景。此言暮春时节,花架上的白色花瓣还没有来得及清扫掉,从窗口射入照在美人床上锦被的阳光已变得翡翠色了(此因阳光从浓绿中透入之故也),所以使床上佳人更感到神思困乏,懒于起床。此是写佳人之春困,是第一层“送春”。“柳丝”三句。“阊门”,即是西园,也就是“古江村”的所在地。此言在古江村近旁的阊门运河边、柳树下,拴着即将离开的客船不知道在这条运河上,也曾经送别了多少个春天。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今柳丝终不能拴住客船,留住行人。这儿的“系棹”所想留住的实是词人心中的去妾,即上句的“困迷清晓”的“佳人”,及“送春”中的“春”所暗示的伊人也。此为第二层行客之“送春”。“倦蝶”两句,言彩蝶受到和暖的阳光照射(即外界因素的影响),更懒于飞翔,所以它就只能就近挑选一处地方,如破帽上的簪花之类停下来休息。这里是指其也已年老力衰,离开这里(即“飞”)后,所能选择的新家,也只能如破帽上的簪花一样属一时新鲜也。此潦倒中含有闲放也,是第三层词人的“送春”。“酹残照”两句,写实而兼影射。此言词人迎着夕阳洒酒于地送别残春。而古江村由于地处偏僻,受城墙阻隔,所以也听不见暮钟催晚的响声。这两句是梦窗化用周邦彦《扫花游》词结尾“黯凝伫,掩重关、遍城钟鼓”。而“酹残照”也是照应上片“醉深窈”。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吴文英 创作背景
据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考证,此词作于吴文英在苏州仓幕供职之时。“古江村”,在苏州西园内。西园中有张孝祥书写的“古江村”匾额。
《扫花游·送春古江村》吴文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水园沁碧,暴雨雨飘红,最终空林岛。
美丽春天过了。
有尘香坠装饰,还留下芳草。
步围绕新阴,渐渐觉得交枝直径小。
醉深远。
爱绿叶绿圆,胜看花好。
芳架雪还没有扫。
怪翠被佳人,困迷清晨。
柳丝系船。
问闾门自古,将春季多少。
蝴蝶飞倦慵,所以扑头插鲜花破帽子。
落日余晖洒。
掩重城、暮钟不到。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吴文英,宋人。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
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出自《》[宋代] 吴文英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自《》[宋代] 吴文英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出自《临安春雨初霁》[宋代] 吴文英
内府殷红玛瑙盘,婕妤传诏才人索。
出自《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宋代] 吴文英
《与元九书》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出自《古代文论选段》[宋代] 吴文英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出自《卖花声·怀古》[宋代] 吴文英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出自《九日》[宋代] 吴文英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出自《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宋代] 吴文英
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宋代] 吴文英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出自《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宋代] 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
作者:吴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