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栏目

塞下曲·其一

作者:李益 唐代 时间:2024-11-15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塞下曲·其一

诗词赏析

《塞下曲·其一》李益 古诗点评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1.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2.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3.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4.“牧马群嘶边草绿”。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绿”字下得绝佳。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塞下曲·其一》李益 翻译、赏析和诗意

番州部落能结束,早晚驰猎黄河河曲。

燕歌未阻断鸿飞,放牧一群嘶边的草绿色。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李益谦,宋人。

相关诗句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一》[唐代] 李益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作者千古名句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出自《悲陈陶》[唐代] 李益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出自《观田家》[唐代] 李益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出自《国语·周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唐代] 李益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出自《杭州回舫》[唐代] 李益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出自《稚子弄冰》[唐代] 李益

春风旍旗拥万夫,幕下诸将思草枯。

出自《送范德孺知庆州》[唐代] 李益

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

出自《韩非子·初见秦》[唐代] 李益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出自《醒世恒言·卷三十二》[唐代] 李益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出自《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唐代] 李益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出自《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唐代] 李益

《塞下曲·其一-头唐代尾-头李益尾-边塞,将士,生活,写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