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栏目

春洲曲

作者:温庭筠 唐代 时间:2022-03-07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

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

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春洲曲

诗词赏析

《春洲曲》温庭筠 古诗注释

⑴蛾翠:中国古代妇女画眉常用黛色(青黑色),似山色,所以也常把眉比作山。这里反用此意,把山色比作眉色。

⑵绿湿:指绿色植物被水气浸润后鲜嫩的样子。红鲜:泛指鲜艳的花朵,未必专指红色之花。

⑶苏小:即苏小小,南北朝时人,钱塘名妓,今杭州市西湖边有苏小小墓。慵多:即慵懒,“多”表示程度,似“很”、“非常”之意。兰渚:兰花盛开的水边。闲:因为苏小小慵多懒出游,而水鸟亦静静安睡(下句意),所以兰渚显得格外闲而静。

⑷融融:即暖融融。浦日:照在洲浦上的日光。鵁鶄(jiāojīng):池鹭。

⑸紫骝(liú)骝本为黑鬃黑尾的红色马,此处用紫骝泛指骏马。蹀躞(diéxiè):马缓行貌。金衔:泛指金、铜制的华美的马嚼子。

⑹烟草迷:茫茫如烟的碧草使人迷。

⑺平桥:没有弧度的桥。

《春洲曲》温庭筠 古诗鉴赏

此诗是一幅江南韶光美景的轻描。无论是苏小小的“慵多”、鵁鶄的“寐”,还是紫骝的“蹀躞”,无不体现出一种闲适悠然的意境,而这不恰恰又是众多古今“贪闲”人士所毕生神驰向往的么?其实,诗意的生活或许并非如何难得,不过只是有心人才能发现而已。飞卿(温庭筠)虽亦是落魄之人,但他的诗文中这类细心发现生活之美的作品却很多,与那些终日忧国忧家的诗人相比,或许飞卿的作品多少显得有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家子气,但这又有何不对呢?

《春洲曲》温庭筠 翻译、赏析和诗意

韶光染色像蛾翠,绿色湿红鲜水谄媚。

苏小慵多兰岛屿之间,融融浦天鵁鶄入睡。

紫骝蹀躞衔着金,堤上扬起马鞭草迷烟。

门外平桥连柳堤,回来晚上树黄莺啼。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温庭筠,唐人。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作者千古名句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

出自《喜春来·七夕的》[唐代] 温庭筠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出自《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唐代] 温庭筠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出自《》[唐代] 温庭筠

喜怒岂妄发哉?皆逆之所犯也。

出自《列子·黄帝》[唐代] 温庭筠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出自《金明池·咏寒柳》[唐代] 温庭筠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出自《出塞词》[唐代] 温庭筠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出自《南归阻雪》[唐代] 温庭筠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出自《东郊》[唐代] 温庭筠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出自《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唐代] 温庭筠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出自《诫子书》[唐代] 温庭筠

《春洲曲-头唐代尾-头温庭筠尾-春天,写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