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之东,江溪合流,有桥,多废坏,以小舟渡。
罗浮道士邓守安始作浮桥,以四十舟为二十舫,铁销石矴,随水涨落,榜曰东新桥。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作屡坏,栖禅院僧希固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尽用石盐木,坚若铁石,榜曰西新桥。
皆以绍圣三年六月毕工,作二诗落之。
《两桥诗(并引)》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惠州的东,江溪合流,有桥,多毁坏,用小船渡过。
罗浮道士邓保安开始建造浮桥,以四十船只为二十只船,铁销石矴,随着水涨落,榜说东新桥。
州西丰湖上有长桥,屡次发生多次毁坏,在禅院僧很少坚持筑进两岸,为飞阁九间,全部用石头盐木,坚如铁石,榜说西新桥。
都以绍圣三年六月完工,作了两首诗落的。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出自《饮马长城窟行的》[宋代] 苏轼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出自《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雁丘词》[宋代] 苏轼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出自《江外思乡》[宋代] 苏轼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出自《礼记·儒行》[宋代] 苏轼
奉先思孝,接下思恭。
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中》[宋代] 苏轼
身有恨,恨无穷,星河沉晓空。
出自《阮郎归·宫腰袅袅翠鬟松》[宋代] 苏轼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出自《韩碑》[宋代] 苏轼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出自《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宋代] 苏轼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出自《阁夜》[宋代] 苏轼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