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圣元年十一月,戏作《朝云诗》。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亡于惠州,葬之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
予既铭其墓,且和前诗以自解。
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
盖尝従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袢。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悼朝云诗(并引)》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绍圣元年十一月,游戏制作《朝云诗》。
三年七月五日,朝云病死在惠州,葬的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
我既铭的坟墓,而且和前诗来解释。
朝云开始不认识的字,晚上忽然学书,粗有楷模。
大概曾经跟从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也大致知道大义,而且死,诵读《金刚经》四句偈语而断绝。
苗而不秀是天,不让童乌与我玄。
留驻遗憾没有千年药,追赠行只有一辆袢。
伤心一想到偿还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回家躺在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出自《沁园春·长沙的》[宋代] 苏轼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出自《西上辞母坟》[宋代] 苏轼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出自《郢门秋怀》[宋代] 苏轼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 苏轼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出自《塞鸿秋·浔阳即景》[宋代] 苏轼
情人眼里出西施。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轼
奸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出自《围炉夜话·第二二则》[宋代] 苏轼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出自《五月十九日大雨》[宋代] 苏轼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出自《马嵬·其二》[宋代] 苏轼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