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振衣起,起步方池侧。
徘徊俯丹楹,到影见攲仄。
不识陶靖节,定非风尘格。
遥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
予生忽世事,不以形为役。
顾彼冕弁人,冕弁非予适。
《富阳道中》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清晨披衣起床,起步方池边。
徘徊低涂红色,在影看到攲倾斜。
不认识陶靖节,确定不是风尘格。
遥怀有谢灵运,本从山林泉石客。
我生忽然世事,不以形为工程。
看着那冕弁人,冕弁不是碰巧。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次韵学士兄富阳道中》[宋代] 苏轼
长江送客静波澜,路入回溪第一湾。
石濑横陈潮力减,风樯陡转橹声闲。
驱除方寸无穷事,领略平生未识山。
自笑疏慵似中散,政宜托落水云间。
《富阳道中》[宋代] 苏轼
翠驾凋零尽,芒鞋响叶声。
晴江湖后绿,寒日竹间清。
曝背翁微睡,挑包僧自行。
离京才一日,便觉惬幽情。
《富阳道中遇风感叹作》[宋代] 苏轼
回首江山旧,他年来往频。
人谁无一饱,汝独值多辛。
泛泛将何在,悠悠愧此身。
怀哉松与菊,白露及时新。
《富阳道中早行》[宋代] 苏轼
山腰宿雾远模糊,水面柔云近有无。
青女妆成连夜粉,鲛人啼尽一川珠。
阳光稍稍褰层箔,春色徐徐殿画图。
试向东风揩病目,驾天青浪麦平铺。
《富阳道中二首》[宋代] 苏轼
一带江流两岸山,玉花珠髻满云鬟。
一声鸣橹俱回首,小杜舟中醉眼看。
《富阳道中二首》[宋代] 苏轼
云破天开雪欲明,橹声争出满江鸣。
牵绳直上高崖去,相见瞿塘百丈行。
《富阳道中》[宋代] 苏轼
此生湖海惯漂浮,黄鹤垂虹已倦游。
七载云门穿布袜,今年严濑著羊裘。
戴溪亭外天台路,扬子江头艳滪舟。
欲跨祁连窥瀚海,只今谁是冠军侯。
《富阳道中送王正夫》[宋代] 苏轼
析析上荒原,霜林赤叶翻。
孤帆天外出,远戍日中昏。
摘橘防深刺,攀萝畏断根。
何堪衰草色,一酌送王孙。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出自《杨柳枝》[宋代] 苏轼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出自《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宋代] 苏轼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
出自《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宋代] 苏轼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出自《女冠子·四月十七》[宋代] 苏轼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出自《饮马长城窟行的》[宋代] 苏轼
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出自《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宋代] 苏轼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四节》[宋代] 苏轼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出自《登太白峰》[宋代] 苏轼
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
出自《说苑·谈丛》[宋代] 苏轼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出自《围炉夜话·第二一九则》[宋代]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