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词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题杨次公蕙》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蕙本兰的家族,依然气味相同。
曾为水仙佩带,认识楚辞中。
幻色虽不是事实,真香也竟然空。
发什么起微香,鼻观已经先通。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出自《三十六计·并战计·指桑骂槐》[宋代] 苏轼
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回》[宋代] 苏轼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出自《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宋代] 苏轼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出自《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宋代] 苏轼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出自《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宋代] 苏轼
不似年时鉴湖上,锦云香,采莲人语荷花荡。
出自《小桃红·一城秋雨豆花凉》[宋代] 苏轼
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过零丁洋》[宋代] 苏轼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出自《吕氏春秋·纪·孟夏纪》[宋代] 苏轼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出自《春风》[宋代] 苏轼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出自《荀子·大略》[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