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踯躅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4-11-16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踯躅

诗词赏析

《踯躅》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枫林翠壁楚国江边,徘徊千层不忍心看。

开卷例知道回来的路近,剑南樵夫为施丹。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相关诗句

《翁士特李似表相过小酌分题得踯躅》[宋代] 苏轼

我无锦绣肠,而居锦绣谷。

春风二三月,山花名踯躅。

芳鲜照寒涧,窈窕映修竹。

化工亦耐事,造物能委曲。

不知几猩唇,贷此色可足。

看久直欲燃,况乃手未触。

杖藜两幅巾,人物俱惊俗。

方观笔端妙,更对杯中醁。

念昔嵩少步,千层上云麓。

政似徐熙图,写生开百幅。

怀归阻兵火,梦想如在目。

会当返升平,柴车驾黄犊。

《酬郑毗踯躅咏》[宋代] 苏轼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酬郑毗踯躅咏》[宋代] 苏轼

不似人手致,岂关地势偏。

孤光袅馀翠,独影舞多妍。

迸火烧闲地,红星堕青天。

忽惊物表物,嘉客为留连。

《紫踯躅》[宋代] 苏轼

紫踯躅,灭紫拢裙倚山腹。

文君新寡乍归来,羞怨春风不能哭。

我从相识便相怜,但是花丛不回目。

去年春别湘水头,今年夏见青山曲。

迢迢远在青山上,山高水阔难容足。

愿为朝日早相暾,愿作轻风暗相触。

乐踯躅,我向通州尔幽独。

可怜今夜宿青山,何年却向青山宿。

山花渐暗月渐明,月照空山满山绿。

山空月午夜无人,何处知我颜如玉。

《玉泉寺南三里涧下多深红踯躅繁艳殊常感惜题诗以示游者》[宋代] 苏轼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作者千古名句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出自《韩非子·三守》[宋代] 苏轼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出自《悼亡诗三首》[宋代] 苏轼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出自《从军北征》[宋代] 苏轼

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出自《登二妃庙》[宋代] 苏轼

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出自《墨子·08章 尚贤(上)》[宋代] 苏轼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出自《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宋代] 苏轼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出自《满江红·思家》[宋代] 苏轼

小人之誉人,反为损。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宋代] 苏轼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

出自《寒食郊行书事》[宋代] 苏轼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轼

《踯躅-头宋代尾-头苏轼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