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刘几仲饯饮东坡。
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
徐而察之,则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盖食顷乃已。
坐客惊叹得未曾有,请作《瓶笙诗》记之。
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缫女娲笙。
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
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
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瓶笙诗?并引?》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日八月二十八日.,刘几仲为饮东坡。
中杯听笙箫声,杳杳如在云霄中,抑扬往返,粗中音节。
慢慢地察的,它在双瓶,水火相符合,自然吟啸,大概是过了一会儿才行。
观众惊叹得前所未有,请作《瓶笙诗》记载的。
挺拔的孤松傲然吟风细冷冷,一根长锁女娲笙。
浅陋啊石鼎逢弥明,蚯蚓洞穴作苍蝇声。
瓶中宫商自相酬,昭文无亏也没有成。
苏东坡醉成熟叫不醒,只是说操劳我耳鸣。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出自《从军行七首》[宋代] 苏轼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出自《岳阳楼记》[宋代] 苏轼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出自《无题四首》[宋代] 苏轼
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宋代] 苏轼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出自《从军北征》[宋代] 苏轼
上林消息好,鸿雁已归来。
出自《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宋代] 苏轼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出自《蓟北旅思 / 送远人》[宋代] 苏轼
日月逾迈,徒自伤悲;春秋几何,问人寿算。
出自《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宋代] 苏轼
与大国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九年》[宋代] 苏轼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出自《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宋代]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