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与物逝,路穷非我止。
与子各意行,同落百蛮里。
萧然两别加,各携一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茫茫海南北,粗亦足生理。
劝我师渊明,力薄且为己。
微屙坐杯酌,止酒则瘳矣。
望道虽未济,隐约见津涘。
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
《和陶止酒》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当时来与万物消逝,路可不是我停止。
和儿子各意走,同落百蛮里。
萧条两个另加,各带一个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只有法喜。
相逢山谷里,一个同睡起来。
茫茫大海南北,粗也足以活。
劝我师渊明,力量薄弱且为自己。
微屙因酒,只有酒就好了。
望道虽然没有成功,隐约看见津埃。
从现在东坡室,不立杜康祭祀。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出自《临安春雨初霁》[宋代] 苏轼
人心所 归,惟道与义。
出自《晋书·列传·第四十一章》[宋代] 苏轼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出自《前出塞九首》[宋代] 苏轼
嘘噏百川,洗涤淮汉;襄陵广舄,?
出自《海赋》[宋代] 苏轼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出自《日射》[宋代] 苏轼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出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的》[宋代] 苏轼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七节》[宋代] 苏轼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出自《思吴江歌》[宋代] 苏轼
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出自《女冠子·四月十七》[宋代] 苏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