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身不到朝廷,欲伴骚人赋落英。
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候渊明。
舣舟苕霅人安在,卜筑江淮计已成。
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次韵答孙侔》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十年自己不到朝廷,想伴诗人赋蓓蕾。
只要低头拜东野,不辞中路候渊明。
停船苕霅人在哪里,选择建筑江淮计已成功。
千里论交一句话值得,与你大概也不需要倾斜。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
出自《浣溪沙·燕垒雏空日正长》[宋代] 苏轼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出自《游终南山》[宋代] 苏轼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出自《风》[宋代] 苏轼
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苏轼
运筹千里,勇冠三军
出自《》[宋代] 苏轼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出自《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宋代] 苏轼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出自《送李判官赴东江》[宋代] 苏轼
荷花芳草垂杨渡。
出自《踏莎行·闲游》[宋代] 苏轼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出自《苏幕遮·怀旧》[宋代] 苏轼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出自《荀子·宥坐》[宋代]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