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従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和人求笔迹》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麦光铺桌子干净无瑕,进夜青灯照的花。
跟随这剡藤真吊唁,半系春蚯蚓绾秋蛇。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处尊居显,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出自《论衡·卷一·逢遇篇》[宋代] 苏轼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出自《酬张少府》[宋代] 苏轼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出自《长相思三首》[宋代] 苏轼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出自《得胜乐·夏》[宋代] 苏轼
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出自《尚书·周书·牧誓》[宋代] 苏轼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出自《观村童戏溪上》[宋代] 苏轼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出自《定风波·重阳》[宋代] 苏轼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出自《守岁》[宋代] 苏轼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出自《列子·汤问》[宋代] 苏轼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出自《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