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4-11-16

我公古仙伯,超然羡门姿。

偶怀济物志,遂为世所縻。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

终然反溟极,岂复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未尝辞。

一言有归意,阖府谏莫移。

吾君信英睿,搜士及茅茨。

无人长者侧,何以安子思。

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

游于物之初,世俗安得知。

我亦世味薄,因循鬓生丝。

出处良细事,従公当有时。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

诗词赏析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公古代仙伯,超然羡门姿态。

偶然怀济物志,就为世人所控制。

黄龙游帝郊,箫韶凤来仪。

终究是反“极,难道又安笼池。

出入四十年,忧患没有推辞。

一句话有归意,全府劝谏没有移动。

您信英睿,搜寻人才以及茅草屋顶。

没有人长的旁边,为什么安子思考。

回来打扫一个房间,虚白在从愉快。

贯注在事物的开始,世俗的人怎么会知道。

我也世味薄,于是顺着头发生长丝。

出处很小的事情,从公会有时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

出自《荀子·王制》[宋代] 苏轼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宋代] 苏轼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出自《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宋代] 苏轼

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出自《赠阙下裴舍人》[宋代] 苏轼

酒极则乱,乐极则悲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宋代] 苏轼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宋代] 苏轼

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出自《汉书·传·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宋代] 苏轼

今我来思,雨雪载途。

出自《出车的》[宋代] 苏轼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出自《钗头凤·红酥手》[宋代] 苏轼

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出自《幼学琼林·卷二·兄弟》[宋代] 苏轼

《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头宋代尾-头苏轼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