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真欲老墙阴,却扫都忘岁月深。
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
治状两邦俱第一,颖川归去肯重临。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一生真想老墙的阴影,谢客都忘记岁月深。
拔薤已经观看贤守政,折蔬菜聊以安慰所以人心。
风流贺监常吴交谈,憔悴钟仪只楚音。
政绩两邦都第一,颖川回家去肯重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宋代] 苏轼
数亩蓬蒿古县阴,晓窗清快夜堂深。
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闻道携壶问奇字,更因登木助微音。
相娱北户江千顷,直下都无地可临。
此生真欲老墙阴,却扫都忘岁月深。
拔薤已观贤守政,折蔬聊慰故人心。
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
治状两邦俱第一,颍川归去肯重临。
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
出自《晋书·列传·第三章》[宋代] 苏轼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出自《蜀道难·其二》[宋代] 苏轼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出自《清平乐·瓜洲渡口》[宋代] 苏轼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出自《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宋代] 苏轼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
出自《》[宋代] 苏轼
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都是盛时作得。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轼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宋代] 苏轼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出自《谢赐珍珠》[宋代] 苏轼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一》[宋代] 苏轼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出自《游褒禅山记》[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