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4-11-16

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

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

後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

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

诗词赏析

【原题】: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苏轼 古诗官舍书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挥手东门别,红颜鬓日霜。

至今好象做梦,不相信有存有亡。

后来事情上千张纸,新坟一方天空。

谁能悲楚相,击掌明白您。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相关诗句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宋代] 苏轼

才贤世有几,廊庙忍轻遗。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见思。

故山松郁郁,旧史印累累。

惟有同乡老,闻名尚涕洟。

作者千古名句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出自《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 独不见》[宋代] 苏轼

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

出自《荀子·性恶》[宋代] 苏轼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出自《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宋代] 苏轼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二》[宋代] 苏轼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出自《》[宋代] 苏轼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

出自《春日田园杂兴》[宋代] 苏轼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出自《题乌江亭》[宋代] 苏轼

惟贤惟德,可以服人。

出自《资治通鉴·魏纪·魏纪二》[宋代] 苏轼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

出自《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宋代] 苏轼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出自《解语花·上元》[宋代] 苏轼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头宋代尾-头苏轼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