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裳大炉鞲,陶冶一世人。
従衡落模范,谁复甘饥贫。
可怜方回痴,初不疑嘉宾。
颇念怀祖黠,瞋儿与兵姻。
失身堕浩渺,投老无涯垠。
回看十年旧,谁似数子真。
孙郎表独立,霜戟交重闉。
深居不汝觌,岂问亲与邻。
连枝皆秀杰,英气推伯仁。
我従海外归,喜及崆峒春。
新年得异书,西郭有逸民。
?阳行先以《登真隐诀》见借。
?小孙又过我,欢若平生亲。
清诗五百言,句句皆绝伦。
养火虽未伏,要是丹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非时新。
诗词各璀璨,老语徒周谆。
愿言敦夙好,永与竹林均。
六子岂可忘,従我屡厄陈。
《和犹子迟赠孙志举》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轩裙大炉鼓风,培养一代人。
跟着衡落模型,谁又甘饥饿贫穷。
可怜方回傻子,起初不怀疑嘉宾。
眷念怀祖狡猾,瞪着儿子与军队婚姻。
失去自身堕入浩渺,投老无涯边。
回看十年旧,谁似乎有子真。
孙策上表独立,霜戟重外曲交。
深居不你规,难道问亲戚和邻居。
连枝都秀杰,英气推周伯仁。
我从海外归来,高兴到崆峒山春。
新年得到异书,西城有隐士。
?阳行先以《登真隐诀》被借。
?小孙又过我,高欢如果平生亲。
清诗五百字,每一句都无与伦比。
养火虽然没有被,重要的是朱砂银。
我家六男子,朴学不是当时新。
诗词各璀璨,我告诉学生周反复。
愿望敦亲热,永远与竹林平均。
六子怎么忘,跟着我多次围困在陈。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宋代] 苏轼
败莫大于不自知。
出自《吕氏春秋·论·不苟论》[宋代] 苏轼
事去空流东汴水,愁来不见西湖月。
出自《满江红·和王昭仪韵》[宋代] 苏轼
祸与福同门,利与害同城。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苏轼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出自《上安州裴长史书》[宋代] 苏轼
处巧若拙,处明若晦,处动若静。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苏轼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出自《晒旧衣》[宋代] 苏轼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出自《双调·蟾宫曲·春情》[宋代] 苏轼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出自《西江月·梅花》[宋代] 苏轼
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
出自《墨子·46章 耕柱》[宋代]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