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士幽居松竹林,小堂偃枕北山阴。
夜深冷月寒蓬户,晓起清风爽楮衾。
把剑更餐盃内酒,收书动破壁头琴。
自从一见羲皇面,千古谁知养浩心。
《怡斋》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隐士隐居松树竹林,小堂卧枕北山阴。
深夜冷月寒蓬户,早晨起来清风爽纸被子。
把剑更餐杯内酒,收书动破壁头琴。
从一见到羲皇面,千古谁知道养浩心。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白玉蟾,宋人。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怀胡怡斋府教》[宋代] 白玉蟾
未得多时别,无时不念君。
池深春草雨,天远暮山云。
去雁情千里,残蝉思十分。
不知明月夜,曾复望乡枌。
《怡斋》[宋代] 白玉蟾
东湖仲夏草树荒,屋古无人亭午凉。
萱房微呀不见日,笋箨自解时吹香。
野藤蟠屈入窗罅,湿菌扶疏生屋梁。
跨沟数椽最幽翳,涨水及槛雨败墙。
静涵青苹舞藻荇,闲立白鹭浮鸳鸯。
芙蕖虽瘦亦弥漫,照眼翠盖遮红妆。
水纹珍簟欲卷却,团团素扇嬾复将。
天风忽送塔铃语,唤觉清梦游潇湘。
《题刘炳先兄弟怡斋》[宋代] 白玉蟾
晦庵贻我书满纸,为说君家好兄弟。
人言是公轻许可,我谓亲仁乃渠事。
客游偶尔过君庐,中有诚斋膀怡字。
斯人许可盖不轻,何事斋名契于季。
嗟余夙昔两公游,与君常恨风马牛。
何知一见辱倾盖,四海兄弟宁待求。
有弟有弟江南州,尺书断绝安与不。
因君使我增离忧,一夜梦逐沧波鸥。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出自《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宋代] 白玉蟾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
出自《》[宋代] 白玉蟾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出自《风雨的》[宋代] 白玉蟾
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
出自《醒世恒言·卷六》[宋代] 白玉蟾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出自《早梅》[宋代] 白玉蟾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出自《秋兴八首》[宋代] 白玉蟾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出自《辽东行》[宋代] 白玉蟾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
出自《得胜乐·夏》[宋代] 白玉蟾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
出自《吕氏春秋·论·慎行论》[宋代] 白玉蟾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宋代] 白玉蟾
作者:许有壬
作者:许有壬
作者:白玉蟾
作者:白玉蟾
作者:白玉蟾
作者:白玉蟾
作者:白玉蟾
作者:白玉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