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秋兴三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沐浴凤池边在星光,宴会多香满上书囊。
楼前晚上月亮低韦曲,云里车声从未央。
离开国家哪一年两鬓雪,见到一枝黄花重霜。
伤心无限满足满足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可慰摧颓仍健食,此生通脱屡酡颜。
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尝陪大幕今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尝陪大幙全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寒日在东屋,邻家晚鸡啼。
阑班黄叶地,白日虫鸣悲。
扬扬旧香草,白露雕华姿。
虽悲就摇落,所喜实离离。
幽雅叙衣食,备寒戒先期。
薪刍既收敛,酒醴亦时施。
嗟我无一廛,薄游倦东西。
眷言及农亩,岁晚空咨嗟。
《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秋日照荆椿,空山莽萧索。
人稀鸡犬闲,古道转城脚。
旗亭数家市,炊烟起篱落。
牛羊暮求群,归乌纷落泊。
菅麻已在沤,黍稷行可获。
岁丰农工勤,膏火通夜作。
嗟余何为者,愧与众同乐。
南亩亦易谋,咄嗟我力薄。
《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八月禾黍熟,登高望川原。
山河豁清霁,风日开明鲜。
晴光散草木,余爽厉渊泉。
飘飘孤飞鹘,击搏无留拳。
幽独感摇落,端居惊岁年。
谁为知心者,赖有浊醪贤。
《次韵周敏卿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悠悠草根虫,鸣声近我床。
皎皎林间月,亦已照我墙。
感此动万虑,聊复举一觞。
何以侑我酒,清啸闻疏篁。
《次韵周敏卿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团团岩中桂,移根篱舍间。
秋风一披拂,袅袅天香寒。
对此径须饮,把酒酬西山。
浩歌何穷已,宁必素与蛮。
《次韵周敏卿秋兴三首》[宋代] 苏轼
炎暑堕何许,凉风忽吹衣。
野水映荒岸,寒丛秀疏篱。
萧萧林影薄,杳杳鸿声悲。
秋禾亦既获,聊足充吾饥。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出自《拜年》[宋代] 苏轼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自《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宋代] 苏轼
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
出自《小园赋》[宋代] 苏轼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出自《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宋代] 苏轼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出自《君子有所思行》[宋代] 苏轼
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出自《格言联璧·惠吉类》[宋代] 苏轼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出自《后汉书·列传·班梁列传》[宋代] 苏轼
不劲直,不能矫奸。
出自《韩非子·孤愤》[宋代] 苏轼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出自《咏菊》[宋代] 苏轼
海棠经雨胭脂透。
出自《锦缠道·燕子呢喃》[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