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少春光浅,寒多酒力微。
一声山鹧过,数点海棠飞。
《感春》白玉蟾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晴天少春光浅,力微寒多酒。
一声山欢过,数点海棠飞。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白玉蟾,宋人。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长啸视天壤,手抚白玉琴。
一抚再三叹,谁哉知我音。
翩翩媚俗子,一仰复一沉。
灵凤翔九霄,不顾蒿下禽。
择食无果腹,贪藏有良金。
岂无得与失,两各行其心。
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
躬耕傥未辍,聊为梁父吟。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致酒傍修竹,竹风吹我衣。
临觞曷不乐,感此盛与衰。
昔我池边柳,北风无完枝。
春芽忽可撷,弱弱不自持。
荣枯两相召,念此能几时。
要终必复始,惜我芳华姿。
自古无如何,悲歌欲何为。
聊进杯中物,日醉以为期。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南山如佳人,秀色慰我思。
微风从东来,清洛摇春漪。
驱马出门去,悠悠踏长堤。
暖日丽花草,微云渡南溪。
高丘者谁子,断裂岗前碑。
当年岂不伟,泯泯今谁知。
老翁驱牛耕,坟草半已犁。
功名但若此,达士观如遗。
饮酒复饮酒,劝君无复辞。
人生百无益,惟有饮庶几。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寒池冬不流,落叶塞泉罅。
东风日夕来,春色到山舍。
杖藜遶东溪,流水清可架。
叠石引之来,潺潺到深夜。
平栏朝可监,倒影见亭榭。
清风起修篁,翠鸟亦来下。
天和人意舒,春暖景物姹。
歌此濯缨诗,尘埃欲高谢。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春郊草木明,秀色如可揽。
雨余尘埃少,信马不知远。
黄乱高柳轻,绿铺新麦短。
南山逼人来,涨洛清漫漫。
人家寒食近,桃李暖将绽。
年丰妇子乐,日出牛羊散。
携酒莫辞贫,东风花欲烂。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沈阴涉春仲,积潦断行迹。
浮云起南山,商羊未休息。
壅涸无宿滞,芬芳有新摘。
灯明休间齐,鸟静山霭夕。
浊醪足斟酌,野杞柔可食。
瑶簪脱雏笋,玉缕剸肥鲫。
冥怀默有契,玩理方自得。
庶几达人风,持用慰寂默。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高台面南山,独立望空阔。
东风悠然来,吹我鬓中发。
独游动远思,览物念所悦。
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
玉音坐契阔,容华有消歇。
悲哉音莫致,杂佩空自结。
群飞云间鸿,北羽俨成列。
爱日崇令德,嘉好当无绝。
《感春十三首》[宋代] 白玉蟾
仲春渐燠沐,摅散常远步。
独穿林下蹊,斜转竹间屿。
鸣泉竞漱石,迸笋或妨路。
吹衣信和风,濯足解双履。
深行意益惬,默坐憩亦屡。
野花迎客来,啼鸟惊我去。
群鸣投树鸦,独下过溪鹭。
晴霞送斜日,历历星已布。
娟娟新月弯,稍稍山已暮。
用此遣朝昏,谁谓非尺素。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锦瑟》[宋代] 白玉蟾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出自《旱麓的》[宋代] 白玉蟾
知恩不报非君子
出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宋代] 白玉蟾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出自《卜算子·咏梅》[宋代] 白玉蟾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出自《汉书·传·陈胜项籍传》[宋代] 白玉蟾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出自《送陈章甫》[宋代] 白玉蟾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出自《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 白玉蟾
才可用者,非大害而隐忍。
出自《罗织经·治下卷第三》[宋代] 白玉蟾
脊令各有思归恨,日月相催雪满颠。
出自《次元明韵寄子由》[宋代] 白玉蟾
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出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二章》[宋代] 白玉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