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人所以多感,花从回忆两京。
石榴有严肃,玉树是虚名。
粲笑秋菊花,董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宋代] 苏轼
堂前种山丹,错落马脑盘。
堂后种秋菊,碎金收辟寒。
草木如有情,慰此芳岁阑。
幽人正独乐,不知行路难。
诗人故多感,花发忆两京。
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
粲粲秋菊花,卓为霜中英。
萸盘照重九,缬蕊两鲜明。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言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东斋手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馀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宋代] 苏轼
新居已覆瓦,无复风雨忧。
桤栽与笼竹,小诗亦可求。
尚欲烦贰师,刺山出飞流。
应须凿百尺,两绠载一牛。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宋代] 苏轼
东斋手植柏,今复几尺长。
知有桓司马,榛茅为遮藏。
近闻南台松,新枝出余僵。
年来此怀抱,岂复惊凡亡。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宋代] 苏轼
先生饭土塯,无物与刘叉。
何以娱醉客,时嗅砌下花。
井水分西邻,竹阴借东家。
萧然行脚僧,一身寄天涯。
《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宋代] 苏轼
幽居有古意,义井分西墙。
谁云三伏热,止须一杯凉。
先生坐忍渴,群嚣自披猖。
众散徐酌饮,逡巡味尤长。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出自《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宋代] 苏轼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
出自《荀子·礼论》[宋代] 苏轼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出自《营州歌》[宋代] 苏轼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 苏轼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出自《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宋代] 苏轼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出自《送别 / 山中送别》[宋代] 苏轼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出自《警世通言·卷十二》[宋代] 苏轼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
出自《围炉夜话·第三一则》[宋代] 苏轼
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
出自《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宋代] 苏轼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出自《登百丈峰二首》[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