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4-11-16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

诗词赏析

原题:《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苏轼 古诗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四州环绕一个岛,一百个蟠其中。

我行西北角,如估计半个月弓。

登高遥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应当何去何从,四看真路。

瞎看大海,因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着忽然破散,永远吹口哨来天空。

千山动鳞甲,万谷甜甜笙钟。

怎么知道不是所有的神仙,钧天宴还没完。

高兴我回家有期,举起酒杯对青儿童。

急雨难道没有用意,催促诗走群龙。

梦说忽然变了颜色,笑电也改变态度。

应怪苏东坡老,颜衰对学生工。

很久了这美妙的歌声,没有听说蓬莱宫。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出自《哀王孙》[宋代] 苏轼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出自《荀子·天论》[宋代] 苏轼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出自《忆少年·飞花时节》[宋代] 苏轼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出自《作蚕丝的》[宋代] 苏轼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出自《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宋代] 苏轼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出自《列子·说符》[宋代] 苏轼

泰山一何高,高哉极青天。

出自《泰山高寄陈彦正》[宋代] 苏轼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出自《越中览古》[宋代] 苏轼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宋代] 苏轼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宋代] 苏轼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头宋代尾-头苏轼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