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楇。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原题:《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苏轼 古诗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従出师也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弯曲如长蛇。
怀有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寞如水,萧萧知道马杖。
公才能与曹丕,何止十倍增加。
回顾三辅一带,势若风卷沙。
一旦彗星坠落,最终使蜀妇女用麻束发。
山僧哪里知道这,一家老风景。
往事逐云散,所以山依渭河斜。
客人来空吊古代,清泪落悲伤笳。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出自《落日忆山中》[宋代] 苏轼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出自《相思怨》[宋代] 苏轼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出自《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宋代] 苏轼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出自《春日田园杂兴》[宋代] 苏轼
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出自《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宋代] 苏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自《凉州词二首·其一》[宋代] 苏轼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出自《清平乐·会昌的》[宋代] 苏轼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出自《警世通言·卷一》[宋代] 苏轼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三节》[宋代] 苏轼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
出自《生查子·鞭影落春堤》[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