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出山初无心,栖乌何必恋山林。
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
空岩已礼百千相,曹溪更欲瞻遗像。
要知水味孰冷暖,始信梦时非幻妄。
袖中忽出贝叶书,中有璧月缀星珠。
人间胜绝略已遍,匡庐南岭并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诵师佳句说南屏,瘴云应逐秋风靡。
胡为只作十日欢,杖策复寻归路难。
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子何时丹。
《赠昙秀》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云从山最初没有心,在乌何必留恋山林。
道人偶爱山水所以,即使步不知道湖岭深。
空岩已礼千相,曹溪寺更想看遗留。
要知道谁冷暖水的味道,相信梦时不是幻妄。
袖中忽然冲出贝叶书,其中有璧珠点缀着星星月亮。
人间绝妙大致已遍,庐山南岭和西湖。
西湖北望三千里,大堤冉冉横秋水。
背诵老师好话说南屏,瘴说追赶秋天风吹。
为什么只做十天的欢乐,拄着拐杖又寻找退路难。
留下军队笋蕨菜不值一提,怅望荔儿子什么时候丹。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出自《北齐二首》[宋代] 苏轼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
出自《游泰山六首》[宋代] 苏轼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出自《围炉夜话·第一七八则》[宋代] 苏轼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出自《》[宋代] 苏轼
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出自《汉宫春·梅》[宋代] 苏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使至塞上》[宋代] 苏轼
做大官底是一样家数,做好人底是一样家数。
出自《格言联璧·惠吉类》[宋代] 苏轼
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出自《荀子·劝学》[宋代] 苏轼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出自《菩萨蛮·其二》[宋代] 苏轼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出自《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