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
寒食德公方上冢,归来谁主复谁宾。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公文冬鼓不知道春天,优美的句子相呼依赖朋友。
寒食节德公方墓地,回来谁主谁宾又。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宋代] 苏轼
従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
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簿书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赖故人。
寒食德公方上冢,归来谁主复谁宾。
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朴仍遭虮虱缘。
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来诗谓仆布衫督役。
)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宋代] 苏轼
从来苏李得名双,只恐全齐笑陋邦。
诗似悬河供不办,故欺张籍陇头泷。
《寒食日答李公择三绝次韵》[宋代] 苏轼
巡城已困尘埃眯,执扑仍遭虮虱缘。
欲脱布衫携素手,试开病眼点黄连。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出自《七哀诗三首·其一》[宋代] 苏轼
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出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宋代] 苏轼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出自《西塞山怀古》[宋代] 苏轼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出自《春暮西园》[宋代] 苏轼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轼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宋代] 苏轼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出自《邺都引》[宋代] 苏轼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出自《读书要三到》[宋代] 苏轼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出自《石鼓歌》[宋代] 苏轼
勇,志之所以敢也。
出自《》[宋代]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