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大秦寺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4-11-16

晃荡平川尽,坡陀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独向乱山明。

信足幽寻远,临风却立惊。

原田浩如海,衮衮尽东倾。

仙游潭五首。

(潭上有寺三。

二在潭北,循黑水而上为东路,至南寺。

渡黑水西里余,従马北上为西路,至北寺。

东路险,不可骑马,而西路隔潭,潭水深不可测,上以一木为桥,不敢过。

故南寺有塔,望之可爱而终不能到。

大秦寺

诗词赏析

《大秦寺》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晃荡平川尽,山坡翠麓横。

忽逢孤塔迥,只有向乱山第二。

信义足以幽不久远,迎风站立惊。

原田浩如海,滔滔不绝向东倾尽。

仙游潭五首。

(潭上有寺三。

二在潭北,沿黑水而上为东路,到南寺。

渡过黑水西里多,跟着马北上为西路,到北寺。

东路险,不可以骑马,而西路隔潭,潭水深不可测,上用一个木桥,不敢过。

所以南寺有塔,希望他可以爱却不能到。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相关诗句

《大秦寺》[宋代] 苏轼

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四大秦寺》[宋代] 苏轼

大秦遥可说,高虎见秦川。

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

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

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作者千古名句

步莲秾李伴人归。

出自《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宋代] 苏轼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出自《格言联璧·存养类》[宋代] 苏轼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轼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出自《望海潮·梅英疏淡》[宋代] 苏轼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出自《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宋代] 苏轼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出自《清平乐·留人不住》[宋代] 苏轼

处颠者危,势丰者亏

出自《论衡·卷一·累害篇》[宋代] 苏轼

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出自《渔翁》[宋代] 苏轼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出自《应诏赋得除夜》[宋代] 苏轼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出自《西游记·第七十八回》[宋代] 苏轼

《大秦寺-头宋代尾-头苏轼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