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已是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再和二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绘画已经是前代,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应当回到靖节,几行谁似乎高闲。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石为云盖上垂旒,水和冰壶一击球。
似笋反生悬碧玉,如簪倒插挂青瑠。
外犹虎踞风回啸,内若龙蟠气转幽。
尚想初时开辟意,何时更共尔游休。
《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洞要穷源入莫閒,初头底事做成山。
开先水独为乾始,判后山方立地间。
气浊下流泥作土,滓坚中结石成关。
奇哉故迹皆堪验,何日重来更共攀。
《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忆观沧海过东莱,日照三山迤逦开。
桂观飞楼凌雾起,仙幢宝盖拂天来。
不闻宫漏催晨箭,但觉檐阴转古槐。
供奉清班非老处,会稽何日乞方回。
《至真州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老手王摩诘,穷交孟浩然。
论诗曾伴直,话旧已忘年。
北上难陪骥,东行且趁船。
离亭花映肉,醉眼鹭窥莲。
柂转三山没,风回五两偏。
荒祠过瓜步,古甃堕松巅。
闻道清香阁,新篘白玉泉。
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
小院檀槽闹,空庭桦独烟。
公诗便堪唱,为付小婵娟。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钥,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后,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至真州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公颜如雪柏,千载故依然。
笑我无根柳,空中不待年。
肯留归阙旆,坐待逆风船。
特许门传龠,那知箭起莲。
相逢月上後,小语坐西偏。
流落千帆侧,追思百尺巅。
躬耕怀谷口,水石羡平泉。
茅屋归元亮,霓裳醉乐天。
行闻宣室召,归近御炉烟。
未用歌池上,随宜教李娟。
《再和二首(来诗言饮酒、画竹石、草书·)》[宋代] 苏轼
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
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
丹青已自前世,竹石时窥一斑。
五字当还靖节,数行谁似高闲。
《信笔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信笔再和二首》[宋代] 苏轼
此心一似篆烟灰,好向君王早乞骸。
何处幽人来问讯,横担竹杖过溪来。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出自《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宋代] 苏轼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出自《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代] 苏轼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出自《征妇怨》[宋代] 苏轼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出自《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宋代] 苏轼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
出自《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宋代] 苏轼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宋代] 苏轼
士不以利移,不为患改
出自《说苑·谈丛》[宋代] 苏轼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
出自《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宋代] 苏轼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出自《礼记·文王世子》[宋代] 苏轼
蝶来风有致,人去月无聊。
出自《随园诗话·卷一》[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