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浅腊侵年。
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含山。
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注释】:
此词抓住“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 今年春浅 ”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 ”,春天只在“柳际花边”露了此“微意 ”。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 ,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
此处“微意”和“柳际花边”启人联想 ,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孤衾易暧”了 ,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悦耳。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下片前二句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 ,“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景象虽不阔大 ,但色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说到游人郊苑寻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争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开放,此处只说推想,未有实见,还是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这四句与上片前四句在写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叙事兼写景,景是出以虚笔;下片四句写景兼叙事,景则有实有虚。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呆板,同时也符合词人病起遣兴的逻辑。上片写日出之前初醒时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辞,病起逢春,自然兴奋愉悦;下片写日出之后,见到明丽的晨景 ,故以实笔描画 ,这既合乎情理,又为下文蓄势。词人由眼前景,自然会联想到寻芳之趣,联想到楼阁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应也“作寻芳计”。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因为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疏慵”对“少悰”,“爱眠”应“衰病”,“日高眠”合“寻芳计 ”,这样上文逢春情绪到此处一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的,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这首词在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作者的个性 、襟怀和心绪,堪称随境兴怀 、因题而著、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的佳作。
《一丛花 初春病起》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今年春季浅腊侵犯年。
冰雪破春美。
东风有信没有人看见,露微意、柳花边际。
寒冷的夜晚放长,孤衾换暖,音乐渐渐清圆。
朝来开始每天半含山。
楼阁淡疏烟。
游人方便作寻芳计,小桃树、杏树、应该已经争先。
衰弱疾病少情,疏慵自放,只有爱日高睡眠。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出自《送迁客》[宋代] 苏轼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出自《牡丹芳》[宋代] 苏轼
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出自《河传·花落》[宋代] 苏轼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出自《淮村兵后》[宋代] 苏轼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出自《九月九日登长城关》[宋代] 苏轼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出自《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宋代] 苏轼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出自《调笑令·边草》[宋代] 苏轼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出自《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苏轼
夕阳西下,塞雁南飞,渭水东流。
出自《诉衷情令·长安怀古》[宋代] 苏轼
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
出自《韩非子·主道》[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