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入秦淮口,风波更不忧。
重看後庭树,还起旧时愁。
故老都无有,遗踪莫可求。
何人能识意,白鹭在寒洲。
《金陵三首》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每次入秦淮口,风波更不必。
重看后庭院的树上,回起过去愁。
老都不会有,没有人可以寻找遗迹。
什么人能认识意,白鹭在寒冷。。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梅尧臣,宋人。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忆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追思陈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归艎。
《忆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芜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陈迹故难忘。
《忆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畔五龙堂。
想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怀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曾作金陵烂漫游,北归尘土变衣裘。
芰荷声里孤舟雨,卧入江南第一州。
《怀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怀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金陵逢晓雪,撩乱逗云来。
已失乌衣巷,还成白玉台。
山盘犹隐见,江转似昭回。
一听高楼笛,依稀认落梅。
《金陵三首》[宋代] 梅尧臣
恃险不能久,六朝今已亡。
山形象龙虎,宫地牧牛羊。
江上鸥无数,城中草自长。
临流邀月饮,莫挂一毫芒。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出自《归园田居·其一》[宋代] 梅尧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出自《阳关曲·中秋月》[宋代] 梅尧臣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出自《李凭箜篌引》[宋代] 梅尧臣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宋代] 梅尧臣
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
出自《墨子·08章 尚贤(上)》[宋代] 梅尧臣
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出自《归国遥·春欲晚》[宋代] 梅尧臣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宋代] 梅尧臣
对愁人勿乐,对哭人勿笑,对失意人勿矜。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宋代] 梅尧臣
人将礼乐为先。
出自《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宋代] 梅尧臣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出自《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