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一去几千年,自遣秦人不得还。
春尽桃花无处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风水洞》范仲淹 翻译、赏析和诗意
神仙一去几千年,从派遣秦国人不能返回。
春尽桃花无处寻觅,空馀流水到人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范仲淹,宋人。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风水洞》[宋代] 范仲淹
野寺依山立,松桥避石斜。
坏梁飞白蚁,枯木挂青蛇。
道露悲蓬转,功名惜鬓华。
聊将洞中水,试洗眼前花。
《风水洞》[宋代] 范仲淹
二洞标奇石,连岩葺宇新。
凉生清桂晓,暖涨青桃春。
闲拥东方骑,来寻北陇人。
破云拖蜡屐,琢句写霜筠。
谭剧频飞屑,歌长益落尘。
为探琼巘胜,不记玉觞巡。
下客惭长颖,高筵饮德醇。
追随到峰顶,疑化九霄身。
《往富阳新城李节推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宋代] 范仲淹
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
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鱼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
路人皆言君未远,骑马少年清且婉。
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不行。
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
出城三日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
世上小儿夸疾走,如君相待今安有。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宋代] 范仲淹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宋代] 范仲淹
山前乳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风水洞闻二禽》[宋代] 范仲淹
林外一声青竹笋,坐间半醉白头翁。
春山最好不归去,惭愧春禽解劝侬。
《风水洞》[宋代] 范仲淹
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因缘偶入云泉路,林下先闻接客钟。
《和子瞻题风水洞》[宋代] 范仲淹
风送江湖满洞天,洞门可听人无缘。
土囊郁怒声初散,石齿聱牙势未前。
乐奏洞庭真跌宕,歌传帝所亦清便。
何人隐汭观遗韵,重使颜成问嗒然。
惜寸阴者,乃有凌铄千古之志;怜微才者,乃有驰驱豪杰之心。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范仲淹
竹叶樽空翻采燕,九枝灯灺颤金虫。
出自《浣溪沙·庚申除夜》[宋代] 范仲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宋代] 范仲淹
屠苏醉醒已三更。
出自《临江仙·癸未除夕作》[宋代] 范仲淹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出自《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宋代] 范仲淹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出自《悼亡诗三首》[宋代] 范仲淹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上堂开示颂》[宋代] 范仲淹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出自《江神子·恨别》[宋代] 范仲淹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宋代] 范仲淹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出自《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宋代] 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
作者: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