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黄编修,用不究其挟。
有子傅父书,潜心泣麟业。
胸中石渠胜,笔底秋鹰捷。
蟾兔赠一枝,衣钵续四叶。
不应千里来,乃欲一揖别。
恰当新酒熟,幸与故人接。
细酌且短檠,软语更长铗。
去去谒九扉,天路看高蹑。
《送黄几先司户》杨万里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的朋友黄编修,用不追究他挟。
有儿子傅父书,潜心泣麟事业。
胸中石渠胜,笔底秋鹰获胜。
蟾兔赠一枝,衣钵续四页。
不应千里来,就想一拱手告别。
恰好在新酒成熟,希望与朋友交往。
仔细斟酌并且短矫正,软话再长铗。
去去拜谒九门,天山路看高跟踪。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杨万里,宋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出自《行香子·七夕》[宋代] 杨万里
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
出自《踏莎行·柳絮风轻》[宋代] 杨万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 杨万里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出自《离骚》[宋代] 杨万里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出自《调笑令·边草》[宋代] 杨万里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宋代] 杨万里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出自《雪梅·其一》[宋代] 杨万里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出自《西塞山怀古》[宋代] 杨万里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出自《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宋代] 杨万里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出自《木兰诗 / 木兰辞的》[宋代]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