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人迹蝶来轻,蹈得林间路作坑。
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杨万里 翻译、赏析和诗意
你看人的足迹蝴蝶来轻,踩到林间路作坑。
古路现在人行不得,一个时移上头走。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杨万里,宋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水夹横堤柳万株,雨余新沐更新梳。
柔条如线长而细,不贯双鱼只贯珠。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清晓新凉惬老怀,只愁傔从可怜哉。
泥行寸步无由到,雨去前山却复回。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
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行穿诘曲更崔嵬,野店柴门半未开。
皂荚树阴黄草屋,隔篱犬吠出头来。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斫地烧畲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不但秋原雨冒田,坐看平地路成川。
隔田山下青松外,不见人家只见烟。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
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宋代] 杨万里
可堪衰病两相缠,更苦悬车尚五年。
羡杀雨中山上水,留他不住竟皈田。
辔压马头金错落,鞍笼驼背锦斓班。
出自《望江南·春睡起》[宋代] 杨万里
忠信可矣,无恃神焉。
出自《文心雕龙·祝盟》[宋代] 杨万里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出自《国语·吴语·越王勾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宋代] 杨万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自《》[宋代] 杨万里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出自《叹花 / 怅诗》[宋代] 杨万里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
出自《》[宋代] 杨万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出自《大风歌》[宋代] 杨万里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出自《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代] 杨万里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出自《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宋代] 杨万里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出自《夜雪》[宋代]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