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青灯向暗壁,光焰坐自消。
鞲鹰铩六翮,绝意于云霄。
《感寓(六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一天又一天,一天又一天。
青灯向暗壁,火焰坐自消。
鼓风鹰翅膀脱落,绝意于云霄。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刘基,明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感寓(六首)》[明代] 刘基
凄凄素秋霜,苒苒高原草。
运穷相值遇,黝颜就枯槁。
浩叹采薇歌,惭愧商山老。
《感寓(六首)》[明代] 刘基
严霜陨奥草,蛇虺去所依。
可惜蕙兰花,与之共颓萎。
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颐。
《感寓(六首)》[明代] 刘基
白露下木叶,凄凉江海秋。
江皋有鸣雁,噭噭安所求。
稻粱日萧索,风雨徒离忧。
《感寓(六首)》[明代] 刘基
庭前金凤花,向晚争媚妩。
但见白露滋,岂知繁霜苦。
芳时良可惜,此物何足数。
《感寓(六首)》[明代] 刘基
暑退生夕凉,褰衣步微月。
风来竹阴动,草暗萤光发。
伫立忽怀人,江河渺难越。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明代] 刘基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出自《》[明代] 刘基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出自《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明代] 刘基
人怕三见面,树怕一墨线。
出自《》[明代] 刘基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
出自《鬼谷子·鬼谷子·捭阖》[明代] 刘基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出自《征人怨 / 征怨》[明代] 刘基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出自《别滁》[明代] 刘基
湖上微风入槛凉,翻翻菱荇满回塘。
出自《南湖》[明代] 刘基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
出自《塞下曲二首·其二》[明代] 刘基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出自《入朝洛堤步月》[明代]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