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去齐魏,贾谊之长沙。
圣贤良已矣,吾道空咨嗟。
徒言青松枝,不如桃李花。
太息安陵子,知时为世夸。
《感怀二十四首》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孟子离开齐国、魏国,贾谊的长沙。
圣贤已经痊愈了,我的路空叹息。
徒言青松枝,不与桃李花。
叹息安子,知道当时为世人夸耀。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刘基,明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东园多桃李,擢榦何交加。
春秋互递代,衰荣竞相夸。
摵摵去故物,英英发新花。
花谢叶复作,空令人叹嗟。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种树当中庭,不识美与恶。
微阴未盈户,枝叶犹荏弱。
一朝根柢成,延蔓蔽楼阁。
离披引刺蚝,蒙昧喧鸟雀。
毁垣施斧斤,得丧亦相若。
万事不早谋,日暮徒骇愕。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苏秦佩六印,宾从何纵横。
当时机中妇,倩笑远相迎。
黄金生意气,蚕蠋见人情。
岂无箪瓢士,今为时所轻。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伏枕候明发,梦游沧海中。
中有万斛船,荡漾随天风。
舵师兀昏睡,环视立众工。
波涛正汹涌,欲往迷西东。
寤寐惕惊起,魂魄犹忡忡。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柔桑生中国,婀娜当阳春。
下滋灵泉液,上承膏露津。
美人望蚕月,倾筐竞明晨。
荣盛方及时,采捋一何频。
≥根不盈拱,何以御霜辰。
复闻刍荛子,磨砺待为薪。
冥观成感激,踯躅含酸辛。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啾啾草间雀,日随黄口飞。
争先赴稻粱,宁顾野人机。
便便善柔子,怀利近相依。
但慕春荑好,不见秋霜霏。
驱车逐走鹿,中路忘所归。
岂不爱其躬,天命心与违。
古道今已矣,感寤空涕欷。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古人盗天地,利源不可穷。
今人盗农夫,岁莫山泽空。
纷纷九衢内,连袖如长虹。
共笑沮溺鄙,各事游冶雄。
悠悠方自此,衮衮何时终。
《感怀二十四首》[明代] 刘基
谁云鲁酒薄,邯郸被戈矛。
楚馆困两君,乃为马与裘。
举世共如此,太息复何尤。
振衣箕山顶,引领望许由。
终然不可见,涕泪交膺流。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
出自《庄子·杂篇·庚桑楚》[明代] 刘基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出自《送人东游》[明代] 刘基
蛛丝暗锁红楼,燕子穿帘处。
出自《荔枝香近·七夕》[明代] 刘基
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出自《围炉夜话·第一则》[明代] 刘基
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出自《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明代] 刘基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自《邯郸冬至夜思家》[明代] 刘基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出自《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明代] 刘基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出自《汉宫春·梅》[明代] 刘基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出自《行行重行行的》[明代] 刘基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出自《孔雀东南飞并序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的》[明代]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