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下玉除,风清月如练。
坐看池上萤,飞入昭阳殿。
《长门怨》刘基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露降下玉除,风清月像训练。
坐看池塘上萤火虫,飞入昭阳殿。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刘基,明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相和歌辞·长门怨》[明代] 刘基
月皎风冷冷,长门次掖庭。
玉阶闻坠叶,罗幌见飞萤。
清露凝珠缀,流尘下翠屏。
妾心君未察,愁叹剧繁星。
《长门怨》[明代] 刘基
翠华恩歇玉生尘,十二琼楼空复春。
却为看花解憔悴,只应秋叶是前身。
《长门怨》[明代] 刘基
锦瑟新添一岁尘,宝鸾空负百年身。
建章万户莺花好,只有长门更不春。
《长门怨》[明代] 刘基
金定咽沪莲花梁,银箭浮迟迟鸟泣。
知更阿蓝罗袜冰,暝对星河玉阶立。
内官唱漏催晓筹,芙蓉梦破燕支愁。
起来汝罢窥绣户,三十六院残烛幽。
建章风傅凤吹远,翠华晨幸昭位馆。
箜篌不语心自语,愁长如天恨天短。
红裀暖踏杨花雪,绛缕閒对守宫血。
鹦鹉空猜惊跸声,春寒紧永流苏结。
《长门怨》[明代] 刘基
未央宫花满枝,笙歌不断春风词。
玉阶露冷与天近,霓裳舞罢琼瑶户。
如今寂寂长门春,寒风萧萧愁杀人。
花开花落如洗,转眼身为陌上尘。
自笑夜来清梦断,犹觉瑶池侍君宴。
《长门怨》[明代] 刘基
永巷疏恩幸,长门绝履綦。
由来妾薄命,讵是妒娥眉。
夜雨销兰气,秋风落桂枝。
凝思君不见,含态入罗帷。
《长门怨》[明代] 刘基
金屋承恩事已非,玉颜憔悴度春晖。
无因得似宫前柳,时有长条拂御衣。
《长门怨》[明代] 刘基
昭阳歌吹入,独自泪双垂。
玉貌无如妾,君恩复在谁?凉风摇绣户,明月堕金闺。
愁绝无人见,流萤点翠幔
吃不了兜着走
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明代] 刘基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
出自《踏莎行·情似游丝》[明代] 刘基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出自《所见》[明代] 刘基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明代] 刘基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出自《虞美人·听雨》[明代] 刘基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出自《琵琶行》[明代] 刘基
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
出自《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明代] 刘基
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出自《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明代] 刘基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出自《琐窗寒·寒食》[明代] 刘基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出自《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明代]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