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西畔草离离,万檝千艘水上飞。
旗帜蔽江金鼓震,伯颜丞相过江时。
《越州歌二十首》汪元量 翻译、赏析和诗意
淮南西畔草离离,万揖千艘水上飞。
旗帜遮挡江战鼓震,伯颜丞相过江时。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汪元量,宋人。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鳌山灯月照人嬉,宣德门前万玉姬。
记得那年三五夜,快行擎驾倒行归。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昨梦吴山阆苑开,风吹仙乐下瑶台。
翠围红阵知多少,半揭珠帘看驾来。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月夜湖歌歌正长,船来船去水茫茫。
上塘歌了下塘唱,更唱吴王与越王。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丝风毛雨共凄凉,燕子楼空恨恨长。
今日客逢新酒熟,夜来春去落花忙。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甲子初秋柳宿乖,皇天无雨只空雷。
正当七月初三夜,帝劝长星酒一杯。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群臣上疏纳忠言,国害分明在目前。
只论平章行不法,公田之后又私田。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集芳园里策奇功,丞相南行面发红。
留得紫绵三百曲,风吹雨打并右空。
《越州歌二十首》[宋代] 汪元量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
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出自《寒食还陆浑别业》[宋代] 汪元量
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
出自《》[宋代] 汪元量
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自《师说》[宋代] 汪元量
能者劳而俯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汪元量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汪元量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出自《客至》[宋代] 汪元量
寒沙四面平,飞雪千里惊。
出自《效古诗》[宋代] 汪元量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出自《》[宋代] 汪元量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出自《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宋代] 汪元量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四节》[宋代] 汪元量